熱門:

2015年8月4日

莫冠業 經管錦言

經濟民生急需趕 社會公義不可忘

光陰荏冉,歲月如梭。本欄不經不覺,自2006年8月開始,一眾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努力筆耕,匆匆十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月旦時務之見或有不同,愛我香港的心卻是一致。

本欄名叫《經管錦言》。務實、理性、審慎、樂觀,是商業管理成功的基礎。從經邦濟世到工商管理,說到底就是解決問題。人類社會愈趨文明、理性,這是歷史大趨勢。但是歷史從不是直線發展,中間幾多風波危機,不是源於人類不能自已的貪婪和恐懼?務實經管者,就是要在理性與不理性的鐘擺中找尋平衡的出路。

十年一覺,驀然回首,此城此地,變化如何?商業管理講求從事實出發,通過理性思考,達致多贏決定。商管人愛看數字,筆者引用梳理政府部門的統計資料,從2006年開始,回顧香港這些年的變化。筆者深信數據未必就是事實的全部,卻是為展開討論提供理性基礎。

租金升幅拋離入息增長

經濟發展的最基本指標,當然是看GDP。香港一向很在意與新加坡比較,這些年過去,當年的「雙城記」,如今發展如何?比較兩地名義本地生產總值,以2006年基數為100,香港在2014年是150,增加了50%,而新加坡是208,增加了108%。此起彼落,毋須多辯。

社會長治久安,在乎百姓安居樂業,古今中外皆然。筆者翻查了香港政府統計處及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香港個人每月入息中位數,2006年是10625港元,2014年是14625港元,增幅38%。同期的私人住宅租金如何?甲類(即是4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單位)的全港整體指數,2006年為100,2014年是191,增幅91%。

即是說,從2006至2014年,香港住宅租金的升幅不但大幅拋離居民個人入息的增長,還比經濟增長率為高,而後者,更已被新加坡遠遠超前。本港普羅大眾未能分享經濟發展的益處,人所共見。

香港商業用地嚴重不足,可能是壓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香港整體寫字樓租金從2006至2014年升82%,同期私人寫字樓的空間供應卻只升13%,升幅差距達69%。零售方面,香港總零售額從2006年2190億港元增至2014年的4932億港元,增幅125%;同期整體私人零售樓宇租金上升66%,私人商業樓宇空間供應增長卻只有5%。

零售業的蓬勃增長,很大程度因為旅遊業帶動。訪港旅客人次由2006年的2520萬,增至2014年的6080萬,升141%。訪港旅客總消費由2006年854億元增至2014年3008億元,升252%。同期酒店房間數目卻只由5萬多增至8萬多,僅增55%。

不過上述趨勢已經放緩,訪港旅客總消費年增長在2014年回落至單位數,零售業總銷貨額更是零增長。本地富豪出售零售業務及物業的舉動,可謂先知先覺。

人口趨勢方面,2006年本港總人口690萬人,至2014年為726萬人,升5%。其中女性增加約29萬,男性增加約7萬。男女的個人入息中位數增長率相若, 不過男女之間收入一直維持二、三千元差距。總就業人數達375萬,較2006年增加10%,失業率從2006年約4.8%一直下降到2014年3.3%。比較歐洲的高失業率(西班牙同期由9%增至22%),香港的就業情況可謂羨煞旁人。不過表面的全民就業,卻未能使社會和諧,問題出在哪?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皆然。

商管人傾向相信市場競爭及能者居之。若一定要平均分配,也希望是均富,而非均貧。人口結構及教育程度對一地的競爭力非常重要。2006年時,學位教育程度人口佔15歲及以上人口的15.8%,約94萬人;2014年增至21.9%,約141萬人,人數增加約50%。中小學學位的則由76%下降至70%。教育開支總額相對本地生產總值從2006年的3.5%略跌至2014年的3.3%。政府這些年財政盈餘豐裕,其實是否有空間增配資源於社會未來主人翁?

公共醫療資源短缺

筆者亦發現,教資會資助課程的全日制非本地學生人數,由2006年的6100多名增至2014年的15000多名,增幅145%。這些能夠來港就讀高校的同學既有財力,又有能力。本港有否吸引力留住這些外來的人才?

與其他發達地區一樣,香港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65歲或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從2006年的12.5%增至2014年的15.1%,按人數計增加27%。年長市民自然對醫療服務需求增加。同期全港醫生總數增長卻只有14%;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病床數目幾乎不變。在短期資源供應增長有限的前提下,資源分配及使用效率有否空間改善?處理本港公共醫療資源短缺問題,實在刻不容緩。

開埠174年,回歸18年,中西滙聚,香港從來不是易讀的書。目前社會面對的問題錯綜複雜,焉能短短千字便能求出解決之道。筆者試圖拋磚引玉,期望社會重歸理性,務實處理逼切民生問題。香港的出路,是重塑平等機會的競爭舞台,還是建構平均分配的福利制度?在推動必要的經濟發展同時,如何捍衞寶貴的社會公義?在邁向回歸第三個十年,香港人需要好好思量。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