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6月22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散戶入場 大戶撤退

上周有兩件外圍大事包括聯儲局議息及希債事件及一件本港大事政改表決,原來更令全球市場關注的是A股暴跌,可見市場往往出人意表。上周五滬深股市大跌逾6%,總計一個星期跌幅多達13%,頗有泡沫爆破跡象【圖1】。一輪急跌過後,有說外資開始撈底,亦有外資繼續唱淡。無論如何,本周A股必然非常波動。

上周一本欄〈A股瘋牛持久力成疑〉、周二〈外圍起波瀾股市風險高〉及周三〈資金流入減A股後市危〉,一連三日詳細解釋A股在超高估值、槓桿資金推高股市的動力減弱,以至經濟失速、企業盈利及營業額下降等因素下,A股目前處於何等高危的水平。

到了上周四,更多外資大行發表報告睇淡A股,美銀美林全球利率和外滙部門主管David Woo上周表示,中國的股票和房地產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以來的最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這兩項資產將發生雪崩式的暴跌,中國股市將下跌20%至30%。

「漲跌停」壓抑股市估值

瑞信董事總經理陳昌華亦表示,內地經濟欠佳,短、中期通縮風險非常大,但股市卻不斷飆升,尤其中小型及創業板估值存在很大問題,警告股市泡沫爆煲的風險較高。

陳昌華稱,目前深圳股市中小板、創業板的風險已非常高,市盈率已達61.4倍及76.1倍,與2007年高位非常相似,但企業盈利狀況卻差很多,相信股市出現大調整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前期熱炒的概念股包括「互聯網+」等股票炒作得太瘋狂,跌起來將會很厲害,至於大藍籌和升幅較小的股份,走勢料相對穩定。

提到股市估值問題,陳昌華有關融資融券風險的評論更為精警。他表示,市場對「兩融」風險認知討論不足,以為有斬倉機制就能控制風險,提醒A股實行跌停板制度,市場真的出現大跌時,在跌停板時是沒有買盤承接,即使想斬倉亦未必能如願,如果連續跌停板,連帶券商也會承擔巨大風險。

漲停跌停表面目的是要令市場冷靜,實際上是要令市場無法反映股票價值,是更加危險,也會令整個股市的估值下降。然而,諷刺的是香港「好學唔學」,港交所(00388)竟然提出學A股實行漲跌停板機制並進行諮詢。此制一出,港股估值必然再被外資調低。

恐慌情緒引致骨牌效應

至於內地媒體對A股暴跌的解讀是,人行短期對流動性的控制,加上巨額IPO的「抽血」效應,流動性短期內急劇收縮,已經讓市場風聲鶴唳,此時中證監對場外配資的監管,便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市場的恐慌情緒觸發了骨牌式連鎖反應,先是機構主動降槓桿,隨後前期大漲的個股開始暴跌,導致高比例配資賬戶開始爆倉,配資平台為自保開始強制平倉,令更多股份暴跌,最後甚至連非配資賬戶也開始拋售股票。

據內地業界指出,現在5倍槓桿的配資賬戶,已爆倉的佔70%,另30%已追加保證金,如果周二股市再不高開,仍會有配資賬戶被強行平倉。內地股市由於融資平台的興起,股民利用這些平台加大槓桿,造成巨量資金湧入股市的假象,實際上提供了內線人士(insider)出貨的良機。

股東減持套現歷來最高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5月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累計減持套現金額為1337.2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證券市場有史以來最高值,減持公司數量也創新高為757家。由6月1日至16日,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累計減持市值金額為835億元,減持公司數量為477家。在個半月內減持金額逾2100億元,連同2015年前4個月減持市值金額達2274億元,已經遠遠多於2014年全年減持市值金額2516億元。

在主要股東資本大撤離的同時,散戶卻仍然蜂擁進入股市。中登數據顯示,整個5月新增個人A股開戶數目1186.7萬,新增個人基金開戶數目509.4萬戶;6月首兩周新增基金賬戶數目也高達344萬。這意味5月以來,有達千萬規模的散戶在高位入場。

上市公司主要股東亦即產業資本,通常作為資本動向的先驅指標,是股市風向標的重要參考。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07年牛市中期的4月和5月,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參考市值,由當年3月的49億元分別急升至115億元和106億元,隨後回落到見頂前的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重要股東減持市值再次暴增至百億元以上。

據官媒表示,外資正在趁A股暴跌開始撈底入場,實情是否如此,本周自有分曉。不過,內地股民在假期期間,尤其經高槓桿戶口持貨的,應該難以安睡。

股市熱、經濟冷是內地最佳寫照,一向跟足內地經濟的銅價近兩個月急跌【圖2】,與同期美滙指數背馳,不妨作為入市的參考點。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