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4月27日

莊太量、盧美華

人民幣加入SDR只是時間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將對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簡稱SDR)構成進行5年一度的評審,中國借助亞投行成功的勢頭,正在積極尋求人民幣成為SDR貨幣籃子。繼亞投行之後,中美金融再次形成針鋒相對的格局。

IMF於1969成立SDR,用以彌補成員國外滙儲備不足。SDR 並非一種貨幣,而是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類似黃金,是自由兌換貨幣的國際儲備。SDR目前由美元、歐羅、日圓及英鎊貨幣組成,其比重分別為41.9%、37.4%、9.4%及11.3%。

中國經濟改革有幫助

對於人民幣加入SDR,歐洲與美國呈兩派意見。歐洲主要國家,英國和德國為了獲得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主要地位,高調表態支持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近日公開表示支持,並指英國「希望把重要的新興力量納入國際機制」。相反,美國對人民幣的加入持不同態度。美國財長傑克盧認為,人民幣需進一步自由化和改革,才能符合IMF的標準。他補充說:「中國需要進一步放寬資本管制,實現利率市場化,推進利率市場化及有一套完善的金融規管和監督體系」。

IMF對貨幣加入SDR主要有兩個準則:一是貨幣發行國的貨物和服務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二是該貨幣可自由使用。人民幣完全符合第一個條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全球最大貨物貿易進出口國,且人民幣愈來愈受世界市場重視。根據新華社報道,目前人民幣是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且是被最廣泛使用的五大貨幣之一。有統計指人民幣已經被逾60個國家及地區政府列為儲備貨幣,於湯森路透公司交易平台完成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去年劇增350%。自2008年,中國人民銀行一共與31個國家及地區的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總額高達29045億人民幣。

至於對第二個準則的闡述,則有不同意見。IMF在2011年評估報告中表示,可自由使用貨幣需被廣泛使用及大量交易,而人民幣也基本符合這一標準。不過在美國眼中,可自由使用代表可完全自由兌換。國際收支表分為經常賬戶及資本賬戶,前者指貿易收支,而後者涉及資本輸出及輸入,包括直接投資、證券買賣等。貨幣可完全自由兌換必須在經常賬戶及資本賬戶自由兌換。人民幣早於1996已經在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至於資本項目自由兌換,中國政府正實施一系列經濟改革深化金融市場及逐步開放資本賬戶。對於中國積極舉動,IMF總裁拉加德表示這有助人民幣納入SDR。

美國可能行使否決權

即使歐洲諸國支持人民幣加入SDR,還需要IMF內部評估的通過,並且要獲得IMF理事會70%至85%的投票支持。綜合上述幾點分析,估計人民幣要在IMF通過內部評估問題不大。

至於能否順利加入SDR,則需過兩重關口。美國在IMF持有16.75%投票權,能左右投票結果,也是人民幣加入SDR的最大壁壘。自從中國崛起,美國希望利用外交手腕制衡前者的國際語話權。從亞投行博弈中可以看出,美國不會輕易讓中國得到更多影響力。

美國財長傑克盧認為,人民幣加入SDR時機尚未成熟,也有分析指美國擔心一旦人民幣加入SDR,將對美元霸權地位造成威脅。鑑於這兩點分析,美國政府有可能行使否決權,阻止人民幣加入。即使美國政府通過中國的申請,還需要美國國會通過授權才能生效。可惜民主,共和兩黨紛爭不斷,政府要在國會獲得支持絕非易事。

有助建穩定國際金融體系

IMF董事局於2010年通過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將約6%的份額向新興市場及發展中國家轉移。可惜一直未能在國會通過,導致改革一拖再拖,中國及許多新興國家對此感到非常失望。

或許人民幣能否於今年加入SDR還是未知之數,但這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羅之父蒙代爾曾在公開場合表示,IMF一籃子貨幣不可能沒有人民幣,人民幣的加入有助建立穩定的國際金融體系。

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積極進行金融改革,無非是希望人民幣國際化,也體現中國有意提高自身的國際金融地位。美國強調人民幣必須完全自由兌換才符合IMF標準,但要意識到如果過快打開資本賬戶,也不利全球金融市場穩定發展。上世纪80至90年代發生的南美及亞洲金融危機,均是資本賬戶開放太快導致的。現時中國金融市場深度不夠,需靠資本管制維持市場穩定,才能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

正如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是一個漫長且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積極改革的態度表明中國有決心實現人民幣滙率自由浮動。如果人民幣能早些加入一籃子貨幣,更能有效地推動中國利率市場化及資本賬戶的開發。不僅如此,這還增加SDR代表性,對早日推行IMF份額改革起到重要作用。美國政府及國會議員應拋開政治歧見,綜合考慮人民幣加入SDR對全球市場帶來的真正效益。

作者莊太量為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及南京大學思源講座教授

作者盧美華為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系碩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