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3月10日

財經路向

GDP增長7%是上限抑下限?

中國「去GDP化」的經濟發展政策導向引發全球喝采,但市場對「7%左右」增速目標的解讀卻截然不同,恰如一千個讀者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般,一方認為這是增長的底線,另一方則認為已經是增長的上限。這一判斷無疑將決定如何為未來宏觀調控政策定向,從而判斷股債滙市的走勢。

界定7%的目標是增長上限的機構認為,貨幣政策靈活性提高,寬鬆政策將繼續發力;相反,界定其為下限的機構則判斷,未來穩增長的政策放鬆力度可能低於市場預期。

就業變化才是關鍵

「(對中國經濟增長目標7%左右)這個判斷的不同,涉及的是對政策背後的邏輯判斷,說到底是對就業形勢的判斷不同,有人覺得7%就夠了,有人認為7%還是很難達到的目標。」招商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還在於就業問題的複雜性,不僅有新增就業,還有結構性的就業問題,以及傳統周期衍生的失業問題等等,對這些問題的判斷不同,也將引致對增長的不同看法。

中國浦發銀行報告指出,2014年GDP僅增長7.4%,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22萬人,高於政府制訂的增長目標1000萬,顯示政府「穩就業」壓力下降,提高了對經濟下滑容忍度,「我們理解這是政府在2015年順勢下調GDP增速至7%的重要原因。這也意味『穩增長』需要的政策放鬆力度可能低於市場預期。」

部分機構明確提出要摒棄「強刺激」預期。光大證券報告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不再談「保下限」,且自2012年以來首次下調增長目標,而並沒有像2014年報告所提「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表明政府將在今年進一步放任增速放緩,試探保持穩定的底線,托底增長的政策力度不會太大。

但界定7%為經濟增長上限的機構觀點則背道而馳。華融證券報告指出,中國2015年實現增長7%左右有一定難度,其中上半年壓力較大。

中信証券指出,「政策底」是由新增就業所決定,由於GDP總量的持續增大,新增就業所對應的GDP增速將有所放緩,因此淡季的「政策底」也將有所回落,預期政府的單季「政策底」將在7%以下,但全年增長依然能達到7%。

當速度已經不可持續的時候,「告別速度」就將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新起點,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改革迫在眉睫的時候,政府將試探經濟保持穩定的底線,並力圖走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木。

試探經濟維穩底線

「把201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7%左右,表明宏觀政策的重點將更多轉向結構調整,轉向經濟增長的質素。與此同時,因為內外部綜合因素的影響,目前經濟增長趨勢還在探底過程中,要達到全年7%的增長目標,客觀上也要求宏觀政策需要更積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

不過,光大證券報告提醒,政府在試探經濟穩定底線的過程中,經濟增長發生突變式惡化及硬着陸風險將明顯加大,因政策不及時而發生風險的概率不小。報告強調,中國2015年財政和貨幣政策設定的目標也表明托底增長的政策力度不會太大,在這一試探過程中,經濟增長方面不穩的風險必然加大。

另一方面,7%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既是為了實現穩增長,亦是為結構改革騰挪空間,而深化改革也是在挖掘穩增長的新動力。

華泰證券報告相信,《政府工作報告》可歸納為「調結構與穩增長的契合」,在大力推進結構化改革的同時,穩增長力度不減,經濟增速下調,則為調結構留出足夠的空間,也減少了保增長的壓力。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