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3年4月26日

凌劍豪 國際點評

香港走向東盟與「亞洲瑞士」角色

最近立法會辯論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總結回應時,提到開拓東盟市場和加入自由貿易區一事,引起筆者注意。

曾俊華在預算案中提出香港已向東盟提出加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助業界進一步開拓東南亞新興市場。東盟成員國現正進行內部研究和諮詢,香港會繼續游說工作,並會跟香港貿發局和本地業界舉辦更多商務考察團和研討論壇,促進本港與東盟業界之間的聯繫和了解。

其後他在個人網誌中更以「尋找現代絲綢之路」為題,視東盟為香港企業開拓的重要新興市場之一。從促進香港經濟、減少依賴內地市場來看,這步棋走得合理,尤其是在亞洲區域化時代,不走進東南亞版圖,絕對是落後形勢。曾司長的說法過分集中在經濟議題,筆者認為,香港走進東盟的視野,須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是高度政治化的題目。

筆者二月時就泰國總理英祿(Yingluck Shinawatra)來港曾發表評論,指泰國希望透過重塑港泰關係,藉中國及香港市場刺激經濟,改善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也嘗試塑造新的東盟議題,平衡新加坡的影響。

雖然東南亞國家成立東盟,透過經貿合作推動區域融合,但由於東盟以「東盟模式」(The ASEAN Way)運作,即對成員國內政、領土和主權採取不干涉的原則。

在這基礎下,不少協議因未能得到共識而無法推進。同時,缺乏制度約束的區域融合導致成員國之間暗地競爭。

而香港的獨特國際地位具備潛質,在區域間擔當國與國之間調停和紓緩的角色。

約十年前,曾是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的王戰教授就曾提出,香港應學習瑞士,以中立及超然定位,擔當讓各國利益協調的平台角色,這至今仍具有參考價值。尤其是亞洲在世界經濟中愈來愈重要,在全球一體化下,差異和衝突會較多,香港除了是經濟城市,如何利用現有的國際地位及一國兩制中的高度自治,去擔當類似瑞士的角色,是香港另外一條新出路。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