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22日

EJ GLOBAL plus 影響深遠

長期作戰 需大舉投資防疫

如果認為沒可能在短期內鏟除新冠病毒,那麼把其當作流感看待,也無可厚非。不過,「與病毒共存」並非單純放棄防疫措施這麼簡單,當中須決定平衡點在哪兒,以及何時才是逐步改變抗疫策略的合適時機。

減擾民措施 平衡經濟

假若社會已有共識接受新冠肺炎為風土病,便要思考究竟可以承受多少感染、入院和死亡個案。防疫與經濟之間如何取捨,每個人心中那把尺都不同,單是這個議題足以令社會爭論不休。

作為參考,根據香港政府的統計,2018/19冬季的流感季節,本港共有601名成人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當中356人死亡,另有24宗兒童嚴重個案,當中一人喪命;到2019/20冬季,由於全民因應新冠疫情而採取防疫措施,令該流感季節提前近兩個月結束,期間182名成人入住深切治療部,當中113人死亡,另有6宗兒童嚴重個案。

由此可見,防疫措施有效減低新冠乃至流感等風土病的殺傷力,故即便把新冠肺炎視作風土病,也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當然,相關措施可能不會如現在般擾民,但不可能完全重回新冠病毒面世前的狀態。

肯定的是,每年將會有一定數量的新冠患者需入院治療,令本已疲於應付流感等病毒的醫院雪上加霜,特別是冬季高峰期,醫院必須長期增加床位及人手才能應對。

政策上亦要關注長期病患者及免疫力較低人士,雖說Omicron或往後的新冠變種病徵可能較溫和,但依然威脅這些人的性命。也許會跟每年協助高風險人士注射流感針一樣,定期幫助他們接種新冠疫苗。

日常生活無疑亦會受到影響。哈佛大學傳染病學學者Yonatan Grad預期,各地需要為新增的長期防疫措施而作出大規模投資,例如購買大量口罩及改善通風系統等。他解釋,過往其他疾病大流行都令人類改變及加強了衞生措施,像為防瘧疾、黃熱病等由蚊叮傳播的疾病而設置窗紗和門紗,為防範霍亂和傷寒而改善污水系統,關注清潔食水供應的問題。

日後戴口罩料成常態

另外,公眾場所佩戴口罩可能會常態化,即使不會長期禁止舉辦大型聚集活動,也會盡量減少,以保持社交距離。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