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3日

陳成斌 EJ GLOBAL plus 寰球信識

防疫口號應理性消化 勿淪造謠幫兇

新型冠狀病毒持續在世界各地大流行,對全球影響深遠,亦損害每個人的健康及生活。然而,全球各地皆有人質疑疫情的嚴重性,亦有人反對注射疫苗、強制戴口罩或其他抗疫限制措施等。真正的醫療問題留待醫學專家解答;但公共衞生的問題,除了醫學,還涉及不少社會文化宗教倫理等知識,是一個跨學科的議題。對於當中的道德爭議,值得好好討論。

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總有人頗為抗拒公共衞生措施,有些可能只是非理性反應,但也有些涉及不同價值觀的衝突。例如談到疫苗,美國有些猶太教信徒會因為宗教原因而拒絕接種。至於現時疫情,由於醫學界對病毒還未夠徹底的理解,亦暫時沒有能夠真正對應的疫苗和藥物,非藥物干預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簡稱NPIs)的成效在現階段便最為重要。這些措施,例如緩解(Mitigation)和抑制(Suppression)的策略,旨在減低人群的接觸,從而抑制病毒的傳播。

然而,這些措施單獨實施起來一定成效有限,需要多種干預結合才能有效果,而多少市民願意配合這些措施,是至為關鍵的因素,但自然會令一些人對種種防疫措施倍添疑惑。

公共衞生也是人權

首先是自由和人權的問題。有人認為他們應該有權去選擇是否接受防疫措施,政府強制民眾的話,會侵犯他們自由選擇醫療的權利。在這裏我們要留意的是,這問題並非單純是「自由」與「強制」的衝突,而是在人權光譜上如何取捨各項權利的問題。

要知道,衞生人權(Human Rights to Health)也是很重要的,《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第一款、《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2條,還有很多其他國際人權與法律文件,都明文規定公共衞生也是重要人權,各國有責任預防、治療和控制傳染病。單是談論自由或強制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考慮當中的細節和各種可能影響到不同權利的後果。

例如現在的防疫措施又或者要求民眾戴口罩,其目的不完全在於消滅病毒,而是拖延時間與分散風險,避免一次過太多人感染而拖垮醫療系統。這些防疫措施旨在換取時間以成功研製有效對抗病毒的藥物,又或者至少是研發出疫苗,令社會內有足夠人口對病毒有抗體(不論是因為疫苗還是因為自然產生抗體),做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

然而,同樣無可否認的是,現時措施有不少副作用和後遺症,而且成效能維持多久也是疑問。我們很難長期維持隔離措施,畢竟這些措施對社會、經濟、民生,甚至人身自由等影響甚大。然而,如果一旦放寬措施,病毒的傳播可能會迅速反彈,結果可能是全球要不斷在張弛之間擺盪,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削弱措施的長期成效。至於這些措施招致的社會和經濟成本,則更是無法計算了。這樣看來,也難怪不少人會心生疑問。

以上僅是提綱挈領式的介紹,要真正理解這些公共衞生的討論,非得繼續深入探究當中的細節不可。只是我們至少可以知道,要有深入討論,單是口號式的宣稱「自由至上」又或者反對「防疫法西斯」,對討論沒幫助。但我們又不應走向另一極端,無限誇大隔離措施的用處,甚至容許政客把口罩、疫苗、藥物等的分配當成是政治手段,借防疫為名行打壓之實。這些都是很有問題的心態與做法,值得我們警惕。

資訊泛濫 魔鬼藏細節中

由此看來,討論這些問題時要謹記的,是必須要有真實的資訊和細節,再加上合理的推論,這些都是討論公共衞生倫理問題時不可或缺的。由此引伸開來,不實或片面的資訊,還有錯誤的推論,已經愈來愈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甚至生存。

以往的世界,通常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渠道接觸資訊,令到大家的知識出現偏差。但在今天的世界,特別是已發展地區,問題往往是網上資訊太多,言人人殊,加上不少社交媒體的回音牆效應,變了自己人「圍爐」,一些口號式的講法,更往往魔鬼藏在細節中。總之,我們需要很小心理解各種資訊,不要成為傳播謠言的幫兇。

陳成斌  浸大宗哲系助理教授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