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25日

Andrés Velasco EJ GLOBAL plus 彙編選輯

倘再陷遺失十年 富國也受池魚之殃

已故哥倫比亞小說家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在其小說《預知死亡紀事》(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中,描述了一宗所有人都預計到、但無人能制止的悲劇。新興市場現時的危險困境,情況一樣,國際社會能夠阻止這場快將到來的宏觀經濟災難,但似乎缺乏意願這樣做。

對新興及發展中國家來說,新冠肺炎疫情代表了五重衝擊:首先是衞生衝擊,之後接連迎來商品價格急跌、出口量大幅萎縮、滙款損失,以及3月出現前所未有的資金外流。儘管隨後因新興市場的國家政府發行破紀錄的債券,令部分資金回流,但這只反映一般人動用了信貸額借取現金,積穀防饑,多於反映情況穩定。

緩還債可取 提供融資更妙

結果是,很多新興市場快將深陷衰退,流失大量職位,令數以千萬計的人可能重回貧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債務衝擊,導致拉丁美洲出現「遺失十年」,新冠疫情有可能令發展中國家再陷入另一個遺失十年。

先進經濟體為疫情投入前所未見的龐大資金,財政救助方案相當於GDP一成或以上,用於加強醫療系統,支付被閒置的勞工薪金,支援企業。這些措施在一年前難以置信,現在卻十分普遍。其他國家都要這樣做,甚至要做得更多,但缺乏資金去做。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算,新興經濟體需要2.5萬億美元融資。IMF形容這只是推算下限,但即使如此,這些國家本身儲備和國內資源都不足以應付。

錢從何而來?只有一小部分新興市場仍能獲取市場的資本,而且不知可維持多久,特別是愈來愈多國家還債時出現問題,一如阿根廷、厄瓜多爾、黎巴嫩、馬爾代夫、巴基斯坦、盧旺達和贊比亞已發生這個情況。新興市場亦不能大規模透過央行融資,否則其貨幣會進一步貶值,令國內經濟更不穩。

在這個新現實下,國際社會動用舊工具──債務延期。G20同意讓世界上76個最貧窮的國家,暫緩官方雙邊還債,而全球金融業組織國際金融協會(IIF)建議私人債權人,自願向這些國家採取債務寬免措施。另有一些獨立倡議,主張向全部發展中國家都暫停收回欠債。

貧窮國家當然不應在衞生緊急狀況下,繼續向富國償付債務,但單是債務延期,不足以防止發展中世界出現大蕭條,甚至會有反效果。一些債務寬免方案涉及協調暫停收取利息,但如何處理還債時間表就由各債權人決定。在這計劃下,一個國家有100元債務到期,利息5厘,其債務負擔只會由105元減至100元。

新興市場需要新資金,而非純粹在舊債上獲得協助。要紓解瘟疫的經濟傷害,這些國家的政府需要有赤字預算,私人企業要在銷售和生產都收縮下維持支薪。除非這些國家的國民都有大量積蓄(這不大可能),否則她們應對疫情時,其開支將出現缺口,需要賺取硬貨幣才能支付。

設SPV發債 有效給予流動性

IMF最多可借出1萬億美元,這只是IMF推算發展中國家所需資金的40%。各多邊發展銀行可以提供意見,但彈藥有限。美國聯儲局只跟4個新興市場包括南韓、新加坡、巴西和墨西哥有貨幣互換協議。聯儲局的再融資措施原則上可給所有人使用,但需要以美國國債做抵押,因此這個措施甚少使用,令很多新興經濟體在緊急時不能獲取美元流動性。

這是一個壞消息。而好消息是,世界主要央行正創造史無前例地多的硬貨幣流動性,這些資金可流向新興市場。不過,希望主要央行在其資產負債表承擔幾十個新興市場的風險,並不現實,因此需要一個中介。其中一個選項是IMF借入資金,然後借給發展中國家,G20一個金融事務智者委員會兩年前曾提出這個方案。另一方法是,IMF聯同世界銀行及其他地區發展銀行,設立「特別目的工具」(SPV),用作發行債券,由主要央行購入。

較之似乎已作廢的IMF特別提取權(SDR)計劃,SPV方案更迅速有效,政治上更可行。各央行可自行決定是否購入SPV的債券,而SDR一旦發行額超過6000億美元,就要美國國會批准。而且,SDR要按各成員在IMF的配額分配,更強大及富有的成員國要把手上SDR捐給有需要的國家,過程耗時。

主要央行毋須無私奉獻,但都有很強烈的理由去參與這類合作。任何一國想自己經濟安全,就要全部國家都安全,防止經濟問題大規模擴散。新興市場已佔全球GDP逾四成,如果這些經濟體倒下,引致早已預期、且可以避免的經濟災難發生,富國的公民也會受害。

註:本文原載於Project Syndicate網站,本報經網站授權翻譯刊登。

Andrés Velasco  智利前財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