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6月6日

馮嘉誠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東盟南海硬起來 拉攏美震懾華

5月31日,香港《南華早報》轉述中國解放軍內部知情人士的說法,指出北京自2010年已開始密謀在南海建立防空識別區(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預計範圍包括九段線內的東沙、南沙及西沙「群島」一帶。

有關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的說法並不新鮮。2013年,中國為了展現自己對釣魚島(日稱「尖閣列島」)及其周邊水域具備有效統治的能力,於是宣布在東海一帶(特別是釣魚島列嶼上空)劃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藉此報復日本政府2012年「國有化」三個主權爭議島嶼的決定,以行動挑戰日本在「尖閣列島」行使主權的理據。

北京不斷加強南海實質管治權

其時,外間已有不少說法,認為中國將會在南海照辦煮碗,加強北京在該區有效統治,藉此抵消美國、越南、菲律賓等國「挑戰」中國主權的壓力。然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2014年曾經否定南海「設區」的指控,認為這是「日本右翼勢力再三炒作」、「掩蓋自身修憲擴軍的圖謀」,並強調「中方並未感受到來自東盟國家的空中安全威脅」,暗示北京當時無意建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即使2016年南海仲裁案結果否定中國在九段線擁有「歷史權利」的理據,中國也只有在外交修辭上強硬了事,外界對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的憂慮亦似乎只是過慮。

國際社會並沒有制定一套關於防空識別區的條約、法規及制度,其概念與領空的本質不同,因此每個國家所訂立的防空識別區也各有差異。例如,中方要求所有類型的飛行工具(包括民航及軍機)但凡穿越東海防空識別區前,都必先向中國通報航線;日本則沒有相關要求。一個國家在指定空域上宣布防空識別區,亦不會自動為該國產生管轄權,所以釣魚島/尖閣諸島的主權至今仍維持原先狀態。

然而,防空識別區畢竟是一項戰略決定,目的是提供一個合理渠道,促使國防機構能夠對「有意」侵犯領空的航空機器作出行動回應。若果區內國家關係緊張,防空識別區便會自動成為第一道防線,一旦觸及,就會輕易觸發軍隊回應。去年7月,中俄空軍在東北亞地區軍事演習,多次進入南韓的防空識別區,便觸發南韓戰機多次緊急升空,並向俄軍機進行警告射擊。

儘管中國官方暫時未見任何聲明承認(或否認)在南海「設區」的說法,但中國近年確實透過不同行為,加強她在南海的聲索權,提高她在南海的存在感:2013年至2016年的「吹沙填海」工程讓中國能夠擴大其佔據的南海「島嶼」的土地面積,建立更多軍民兩用的設施(註:南海仲裁案裁定,案內審議的由中國佔領的海洋地質,都不符合國際法定義的島嶼)。據報,中國在渚碧、美濟、永暑礁都已建設防空系統、部署了預警機及反潛巡邏機等,藉此保護她在南海的「島嶼」。另一方面,今年4月,中國國務院宣布在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設置行政區,由海南省三沙市管轄,又為多個南海地物命名,便是為了展現她在九段線的法理管治權。

中國除了強化自身在南海的島礁控制權外,亦刻意挑戰其他南海聲索國(越南、菲律賓、 馬來西亞、汶萊)的聲索範圍,透過派遣海警船隻到爭議區域,增加對方管治及商業成本。近幾個月來,中國海警船隻曾經在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的專屬經濟區範圍內出沒,被指阻擾當地漁船、海警船艦、海軍及鑽井船執行正常活動。3月初,一艘中國海監船隻在西沙海域華光礁附近追逐越南漁船,導致漁船意外沉沒,激起一輪外交部之間的罵戰。4月中,中國勘探船「海洋地質8號」多次聯同中國海警船隻,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操作的鑽井船「西卡佩拉號」對峙,這個局面斷斷續續維持近一個月。

面對日漸強勢的中國,北京似乎要對外證明自己已有一定能力,把九段線視為一個實體管理。是否真要確立南海防空識別區,似乎反而並非重點。面對這樣強勢的中國,東南亞還有什麼選擇?

團結起來對九段線說不

美國時任國務卿希拉莉在2010年把南海航行自由稱為「國家利益」之一,近年美國有增無減的航行自由計劃,以及聯同澳洲、日本等盟友進行海事演習,自然為東南亞國家提供一個制衡中國的選項。今年2月,菲律賓宣布中斷與美國的《部隊互訪協議》,但近日突然「轉軚」暫緩決定,可見東南亞國家仍然需要美國在區內進行「震懾」。

然而,依靠美國之外,東盟亦強化內部團結,意圖維持東南亞聲索國的「合法權益」。馬來西亞去年向聯合國提出外交照會,希望能夠確立其大陸架界限,直接挑戰中國在南海區域的領土主張。其後,菲律賓、越南、印尼都針對大馬的申請,分別向聯合國發出外交照會,反對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張。印尼甚至高調列舉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說明中國在九段線範圍擁有歷史權利的主張缺乏法理依據,其立場比起菲律賓和越南可謂走得更前。

中國本來計劃明年與東盟簽署《南海行為準則》,希望藉此建立共同規範,管理南海問題。因此,今年中國東盟會議理應對南海未來發展定位舉足輕重。然而,受到疫情及中美碰撞趨頻密影響,再加上中國近來在南海的舉動引來詬病,南海的緊張局勢相信仍會維持一段時間。

 

馮嘉誠_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東盟研究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