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4月18日

王慧麟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歐美公共廣播 捲政治角力漩渦

復活節,全球很多家庭被迫留在家中,瀏覽社交媒體度日。英國廣播公司資料庫(BBC Archive)的一條短片,忽然爆紅。主角Tony Britts,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BBC早晨節目裏有一個教人跳健身舞的環節。在約5分鐘的環節中,他穿着超細碼背心加當時極為流行的超短運動褲,以當年流行的扭動蛇腰式姿勢,現在看來絕無違和感。在社交媒體的評論中,除了緬懷舊時之外,觀眾也提到,八十年代BBC的電視尺度居然可以這麼寬鬆!

是的,BBC是公共廣播機構,業務包山包海,由電台電視電影音樂到體育吹水喜劇等等,什麼類型的節目都有。復活節期間,筆者在家重溫BBC第二台(BBC 2)的英劇Peaky Blinders,講述二十世紀初伯明翰市黑幫發跡進入政壇,劇裏充斥粗口F字,可謂10秒一個。當然,BBC 2一般是給較為成熟的年長人士觀看,現在也要走商業路線,粗口電視劇登堂入室。

但BBC的權威性,卻是來自其新聞節目。所謂「不偏不倚」(Impartiality)的編採方針,是建立其聲譽、價值及觀眾信任的主要原則。不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公營機構被視為大笨象及無效率,BBC引入了新的管理哲學,以私人部門及市場競爭為其編採方針以外的管理哲學。一個公共廣播機構既要面對市場,又要編採不偏不倚,不向政府及市場低頭,所受壓力殊不簡單。

扣「假消息幫兇」帽子 伺機舞刀

過去幾年,因為脫歐問題,令到不少BBC擁躉感到相當不滿。左翼方面,他們的不滿主要有兩點,其一,編採部門的主管,與執政保守黨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在節目以至訪問環節上,往往有親歐的傾向。其二,在選擇歐洲議題方面,傾向跟從親歐報章所設定的議題(即是所謂被人帶風向),而沒有做到真正的不偏不倚。

而英國右翼的脫歐支持者在去年大選時相當不滿傳媒,指摘英國媒體絕大部分(當然包括BBC)的記者一面倒作出反保守黨的報道。在疫情未爆發之前,曾經有報道指首相府正考慮取消電視牌照費的制度,而改用訂閱模式,並乘機大減其電台及電視台的數目。保守黨政客打算對BBC手起刀落,顯然並非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公共廣播,而是他們覺得,現在媒體正充斥着所謂假新聞(Fake News)。在「假新聞」盛行之時,公共廣播機構沒有把好關做澄清,反而成為「假新聞」的幫兇,於是需要鍘之而後快。

近年來不知不覺間資訊戰開打,各國公共廣播機構受到不同程度的攻擊,主要火力,其實與美國右翼人士掛在口邊的「假新聞」大有關係。

美國右翼支持者的說法是,當地傳媒由一班貌似不偏不倚,實際上一面倒支持民主黨的所謂進步人士(除了霍士傳媒)所把持,因此人民一直無法得到真相。總統特朗普往往將CNN及《紐約時報》等媒體稱為假新聞集團,批評這些媒體一直在抹黑他,而進步人士支持的媒體往往就用「查核事實」(Fact Check)來反擊。

美國媒體百花齊放,左中右都可以在市場上找到,受眾可以按其口味選擇。但是,美國與英國的情況不同,美國沒有像BBC那樣的公共廣播機構,美國的PBS(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是由民間團體組成,不太受納稅人的資助,規模較小。所以,特朗普也不大理會,遑論要它製作節目,打擊進步人士所謂「假新聞」。

然而,特朗普政府並不心息,早前他高調批評「美國之音」(由美政府支持的廣播機構),指其引用北京關於疫情的數據,有份宣傳北京官方假消息(Disinformation)。美國之音隨即反擊,列舉數據指出過往有不少報道,批評北京有關部門隱瞞疫情,同時也指這個有70多年的機構,一貫都是客觀報道美國發生的新聞。

不偏不倚反成磨心 政客視公敵

西方相關公共廣播機構的論述,往往是公共廣播由納稅人資助成立,所以其老闆不是執政黨,而是人民,其責任是向公眾提供不偏不倚的報道及資訊。原本,這個說法一直是朝野共識,但近十年八載,西方右派人士認為,這些公共廣播變了質,一面倒地傾向進步人士,甚至成為假消息的幫兇,進一步質疑公共廣播的價值,令公共廣播本身成為了政治議題,更變成政黨互相攻擊及利用的議題,成為政治角力的一部分。

近來香港電台也遭受批評,原因之一,也關乎全球大氣候:當外國政府也質疑公共廣播的價值,甚至藉此作為攻擊政敵的武器時,港台支持者要引用外國公共廣播價值,來抵禦外界批評,就變得愈來愈辛苦,因為連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也準備拆散公共廣播的體制,民主制度未成熟的地區的公共廣播機構又情何以堪呢?

王慧麟  時事評論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