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日

杜浩邦 EJ GLOBAL plus 寰球信識

政黨體系制度牢固 個人因素冒起

台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整體表現差勁,失去多個縣市的執政權。選後分析,多指民眾用選票表達對蔡政府的不滿,甚至有「全民最大黨就是討厭民進黨」之譏。也有評論指在中國大陸強大壓力下,台灣民眾對「抗中」或「獨派」有所保留,務實維持現狀成為更吸引的選項,國民黨因而受惠。選舉受眾多因素影響,在未有更詳細的調查數據之前,不易確定哪一種解釋最具說服力。

台灣民主政治,嚴格來說不夠30年,但當地政黨體系制度化(Party System Institutionalization),遠勝區內的南韓、菲律賓、印尼等第三波民主國家,甚至不輸日本、印度這兩個亞洲最悠久的民主國家。「百年老店」國民黨的資源、組織以至地方基礎自不待言;民進黨也是從威權年代的黨外運動一路走來,其群眾基礎、組織和動員力,早已是香港泛民政黨的學習對象。

更重要的是,兩黨傳統上意識形態鮮明,是支持者認同的重要來源。儘管當地也曾出現其他政黨(如早年的新黨、親民黨、台聯,以及近年的時代力量),但礙於選舉制度(簡單多數的總統直選、加上以單議席單票制主導的聯立制立委選舉),始終不成氣候。國民黨及民進黨兩大黨長期主導台灣政治,相當穩定,為政黨體系制度化一大特徵。

這種政黨體系,跟戰後很多西方民主國家不無類似。有至少30年時間,西方(尤其是西歐國家)的政黨政治,都是非常傳統的階級政治,左右翼政黨各有其忠實支持者;政治學界流行一時的政黨認同理論(Party Identification Model),亦是當年的產物。

但隨着經濟逐漸全球化、社會流動模式轉變,這種左右翼政治漸漸不能符合時代潮流,於是選民的政黨認同日益薄弱(Dealignment):一方面,選民投票時不再長期支持同一政黨;另一方面,政黨亦開始模糊其階級立場及意識形態,紛紛以「全民/跨階層」作號召。今天各地「反精英」、強調自己沒有政黨包袱的民粹政治人物相繼冒起,可算是此趨勢的延續。與此同時,跳過政黨民代中介、直接民主式的公投,在西方民主國家也愈趨普遍。

政策制訂公投角色吃重

那麼,這次選舉結果也應當如此解讀嗎?一如上述,需要更多民意及票站數據才可判斷。別忘記,此次是地方層面的選舉,選民考量也可能跟總統及立委等中央層面選舉不同。但此解釋似乎符合幾個現象。無黨派的柯文哲在兩大黨的夾擊下連任台北市長,雖然贏得驚險,但也反映選民不十分重視政黨背景。同樣,民進黨雖然整體大敗,但在桃園、新竹、基隆等傳統藍營地盤勝出,可理解為選民重視個人形象多於藍綠因素。甚至這次選舉的焦點、在高雄勝出的韓國瑜,選前也被「柯P」看好,笑言他是「最不統的國民黨候選人」。

另外,這次九合一選舉,也跟多項公投一併舉行。當中好幾項公投獲得通過,是設立公投制度以來首次。去年台灣立法院通過修訂公投法,降低公投通過門檻(從投票率過半、支持率過半的「雙二一」,改為投票率過四分一、支持票相對多數即可),自是原因之一。但這次各項公投案的投票率均創新高(超過五成),除反映部分議題(如同性婚姻)的爭議性、民間團體的積極動員以外,也似乎反映台灣選民,開始接受跨過政黨民代,直接參與政策制訂的模式。

若以上解讀成立,對政局有何啟示?第一,國民黨大勝,不反映台灣選民身份認同轉變,放棄台獨或「獨台」,而只是意味統獨不再是投票時最重要考量。再加上中美貿易戰的因素,國民黨也可能要再淡化其「親中」色彩。第二,政黨認同減弱,亦暗示「翻盤」可以更頻繁,兩年後民進黨亦有機會翻身。第三,公投在台灣政治的角色或會進一步加強。這次公投結果令不少平權人士失望;事實上在很多國家,小眾權益也不見得是由公投主力推動,法院判決往往更為關鍵。如何理順議會、公投、法院的關係,將是台灣社會的一大挑戰。

杜浩邦  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部講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