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日

呂紹煒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民進黨不懂:It's the economy, stupid

2018年台灣九合一選舉中,號稱已完全執政的民進黨遭遇民意大海嘯反撲而潰敗,外界檢討原因千百樣,但經濟選民再次抬頭是其中重點;如果這股力量持續,依照台灣經濟情勢與趨勢發展,2020年很可能再次讓民進黨覆沒。

個別縣市的勝負,有着候選人個人因素、選戰策略與戰術的優劣等因素在內,但整體政黨明確的大勝或大敗,則是大環境與趨勢影響更大。2014年與2016年,民進黨連續的大勝,簡單講就是「潮水湧起,水漲船高,雞犬升天」;這次的大敗,則是潮水退了,哪些人「沒穿褲子」一目了然,除了少數政績堅實、個人特質強到可挺住者外,其餘都被退潮的潮水捲進海中沒頂。撇開政治考量,貫穿全局的因素,就是經濟與能源兩大因素──經濟選民回來了!

「又老又窮」觸痛處

最明顯的當然是高雄翻盤,國民黨韓國瑜從完全不被看好的外地人,到掀起全台「韓流」,最後狂勝15萬票,翻轉民進黨在高雄20年的執政,堪稱最戲劇。韓從說出「高雄又老又窮」開始,觸動許多人對經濟低迷的痛楚;再提出「北漂青年」話題、喊出「人進來、貨出去,高雄發大財」的主張,雖然空泛但仍被接受,才能高奏凱歌。

依照民進黨的說法,執政後台灣經濟增長率由負轉正,代表其經濟政策正確;蔡英文總統甚至公開說,台灣現在經濟是近20年來表現最佳;而執政20年,高雄在中央支持下,硬體投資是下了重本──捷運、音樂廳、展覽館等一應俱全,為什麼會被韓國瑜的「又老又窮」說打敗?

(1)因為台灣的經濟增長率,不論是去年的2.8%,或今年預測值2.6%,其實都只能算低增長率,與經濟繁榮、高增長率相距甚遠。

(2)台灣這波的增長呈現嚴重的不平衡,主要靠的是出口帶動,但內需產業相對低迷,這由民間消費升幅只有1%至2%可看出;簡單講是經濟果實分配不均,且多落在出口產業領域(特別是科技)。

(3)也是高雄翻盤最重要的一點,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低迷,導致陸客大幅減少三成多,觀光產業重創;縱然蔡政府以各種補貼方式拉抬,把觀光人數硬撐在千萬以上,但消費力降低、旅遊形態亦異。觀光業的淒慘,由今年全台待售旅館、飯店家數破百可看出,其中高雄受創最重──住房率降到六成、待售旅館數21家,居全台之冠。

觀光產業差,代表的是餐飲、零售、夜市,甚至攤販、司機等同受影響;這些服務業,雖然技術層次不高,但能創造最多的就業機會,吸納的就業者又以年輕、中低階為主。此所以韓打出經濟牌後反應好、效益高。而「人進來、貨出去」更隱含要更開放的兩岸關係,而不是蔡政府的鐵板一塊,外界雖把公開接受「九二共識」的韓國瑜要扣上紅帽子,但從結果來看,民眾「經濟選民」的性格發威,寧可先顧肚子而不是顧意識形態。

廢核缺電影響投資

另外一個是以空污為論述中心但骨子裏是能源政策的議題發酵,包括台中、高雄強打空污惡化、新北鎖定深澳電廠猛攻,又有反空污、反深澳電廠、以核養綠(主張續用核電)等公投議題助陣,結果這三都國民黨大勝、3公投案全過關。

蔡政府全面廢核的能源政策,既造成台灣缺電陰影進而影響企業投資意願,又讓未來電價上漲機率大增,最要命的是因廢核所以火力發電增加,導致空污惡化、引發民怨。這次公投與選舉結果都等於是對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投下否決票。

因此,經濟議題其實貫穿整個選戰──高雄又老又窮當然是經濟議題,對兩岸政策的不滿與反彈也是經濟議題,痛恨空污骨子中也是一種經濟議題(能源政策);民進黨選前再三宣傳其經濟治理成功,想洗白這根軟肋。但歷次民調,對蔡政府經濟表現不滿的比例多在六成以上,賴清德信口開河說出勞工平均月薪已達5萬元(台幣)以美化經濟政績,結果是網路上一片罵聲,顯然民眾認同度極低,這也為這次海嘯備好柴火。

展望未來,經濟局勢對民進黨並不利;明年增長率預測為2.55%低於今年、景氣燈號掉入黃藍燈,經濟趨勢轉緩現象;以景氣循環周期看,景氣擴張的高峰應該在今年8、9月左右,未來一年就會進入收縮。全球沒有例外的是:經濟表現不佳時選舉,必然對執政者不利。

因此2020年1月總統與立委大選時,總體經濟情勢對民進黨不會太友善;如果高雄韓國瑜招商有成、經濟好轉讓民眾添好感,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會受到更大挑戰;而如綠營繼續堅持非核家園政策,堅持鐵板一塊的兩岸政策,只要國民黨勝選後的「嘴臉」沒有變太難看,又能找到民眾可接受的人選,民進黨即使再打出這次失效的「愛台護台、反中反核」神主牌,效果恐怕有限,經濟選民很可能在13個月後讓民進黨再次沒頂。

呂紹煒 台灣風傳媒副總主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