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11日

盧峯 EJ GLOBAL plus Food for Thought

南海主權爭議的指路明燈

用「對話錄」(Dialogue)形式講述、解釋複雜的政治、歷史、哲學問題從來不容易。作為對話主角的學者固然要學養深厚,對問題有全面了解,可以舉重若輕的從不同角度、層次解釋分析,讓讀者能在較輕鬆隨意的情況下認識複雜的問題。負責提問、回應的學者或記者同樣得有相當功力,並要對「大師」的想法有相當了解,不然隨時跟不上較跳躍的思考進路,在概念遊戲中迷失。

剛出版的《王賡武談世界史》是一本水平極高的對話錄。王賡武教授對歷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歷史的認識深入而全面,向他提問與他對談的黃基明博士對話題也想得相當透徹,讓讀者可愜意的在世界史、海權與陸權、印度與中華文明中穿梭,聽大師娓娓道來大航海時代以來上下500年的故事,讓大家對當代很多地緣爭議少點誤解,多點認識。

王賡武教授的對談涵蓋的範圍既廣且深,每個大題目都值得細意咀嚼,反覆思考。其中一個最熱門的課題是南海及東南亞的歷史與地緣局勢。在對談中,王教授提到了幾個觀察,有助大家撥開南海主權爭議的一些迷霧。根據王教授的研究,以東南亞「稱呼」現時南中國海周邊區域其實是相當晚近的事。最早使用東南亞一詞的是二戰時英國駐遠東指揮官蒙巴頓勳爵(即末代英國駐印度總督),他在斯里蘭卡科倫坡的指揮部就稱為東南亞總司令部,統制英軍在馬來亞、新加坡等地戰局。

此後,英國朝野就開始把處於中印之間─這堆星羅棋布的國家稱作東南亞,特別針對這區域制訂策略與戰略,一方面希望填補區內的政治真空,另一方面則為自己在去殖後留一手。其他歐洲殖民大國法國、荷蘭也認同這個地區有另行耕耘的需要,亦開始使用「東南亞」這個地段政治概念。

對這些歐洲國家而言,「東南亞」最重要的涵義是非中非印,又或在西方協助支援下可以跟中、印鼎立的勢力。

二戰時才有「東南亞」概念

相比英法等老牌殖帝國,美國對「東南亞」這個地緣概念沒有全面接受,比較偏向以東亞或西太平洋為主的策略。王賡武認為這樣的分別不奇怪,跟逐步退出亞太的歐洲列強相比,美國手執日本及菲律賓兩個重要基地,其中日本更形同美國不沉的母艦,可以作為圍堵蘇聯及中國的有力前沿基地,因此美國一直不需要也沒有積極經營東南亞地區組織。越戰過後她更一直視這個地區如畏途,對東盟的發展相當冷淡,一直到前總統奧巴馬提出「重返亞洲」策略後情況才有些轉變,開始着重與東盟的互動。

但王賡武認為,美國的後冷戰策略還是傾向日本、澳紐、印度組成一個島鏈式包圍圈,應對中國的崛起,東盟在美國大棋盤中仍是次要位置,此所以美國朝野在放棄奧巴馬「重返亞洲」後改用「印太戰略」(Indo-Pacific),重點在印度與太平洋,東盟則仍然在次要位置。

在對談中,王賡武也間接談到南海爭議。他認為其中一個根源在於南中國海這地緣概念沒有什麼歷史依據,涉及爭議的國家都拿不出有力的海圖、證據,證明曾有效管理過有關水域及地區。唯一真正把南中國海變成自己領海的是二戰時的日本帝國。當時從台灣到菲律賓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都被日軍佔領,南海自然成為帝國內海。

到日本投降,南海真空再現,唯一有構結南海區域領海線的就是日本人留下的地圖與文獻,接收台灣的中華民國大概就以此作為南海十一段線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據的也可能是相關資料。可對南海諸國而言,這樣的劃定是特定歷史時空的產物,她們從未承認及接受,結果令南海主權爭議像無頭公案難以按歷史與事實解決,不是各說各話就是以事實佔領、管理作依歸。

對南海爭議及亞太區現實與歷史爭議有興趣的人,《王賡武談世界史》是不可多得的參考明燈。

延伸閱讀:《王賡武談世界史》黃基明著,劉懷昭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