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24日

陳偉信、周澄 EJ GLOBAL plus 信訪報

英國脫歐 大學教育不脫常軌
專訪倫大亞非學院總監阿莫絲

負笈英倫從來是不少香港莘莘學子及其家長的夢想,特別是昔日香港教育制度沿襲英制,與英國本土的高等教育不論在語言及課程上都能無縫銜接。因此,當英國早前脫歐,筆者收到的問題往往是脫歐後對於英國高等教育的影響,以及給予亞洲學生的學額及費用會否改變。

筆者不是英國任何一所大學管理層,自難得知未來數年學費有否調整,以及英國高等教育未來的前景如何。恰巧本星期英國著名學府之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總監阿莫絲女男爵(Valerie Ann Amos, Baroness Amos)來到香港訪問,筆者有幸可以訪問阿莫絲女男爵,從而了解英國教育與英國政府及外交政策的關係,以及她個人對於英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看法。

儘管不少教育論者認為政治應該遠離校園,但現實是高等院校有不少的研究經費來源,與政府或如歐盟等區域組織關係密不可分,故本地政策及國際格局變化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挑戰。

亞非學院成立的「初衷」曾是服務英帝國的外交政策及帝國管治,透過把針對亞洲及非洲社會、語言及文化研究,以及如法律及政治學的管治專業知識結合,為英帝國培育一代又一代管理帝國殖民地的人才,鞏固英帝國在這些區域的利益。

思想多元 成功基石

這些帝國歷史也許早已被遺忘,但近年又再成為英國高等院校所面對的重要議題。牛津大學年初響應南非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學生發起「羅德斯必須倒」(Rhodes Must Fall)運動,批判殖民時代商人羅德斯(Cecil John Rhodes),並希望拉倒奧里爾書院(Oriel College)羅德斯樓的羅德斯石像。這股「反殖」的風氣更由拉倒羅德斯像伸延到拉倒維多利亞像,但最終不同學院均認為捐款壓力以及學生也要尊重國家歷史為由保留上述雕像。

作為首位女性黑人擔任英國高等院校總監,阿 莫絲女男爵稱大學校園出現一股反思英帝國歷史的「解殖」(Decolonization)思想。她提到早前與亞非學院學生會會面中,本屆學生會視「解殖亞非學院」(Decolonization of SOAS)為本年度的重點議題之一,而校方也委任了負責教學事務的副總監負責與學生會及不同學系部門溝通,好讓這個重要議題在校園內有充分的討論。

全球關注英教育水平恐下降

阿莫絲女男爵多次強調「多元」(Diversity)是高等教育得以成功的基礎。這裏指的多元不單是族群上多元,例如吸納不同族群及弱勢社群進入校園,而是不同學術研究、區域合作及政治意見可以在校園百花齊放,大家一起討論。

她指出,亞非學院的管治方針是,除非言論涉及針對個人或族群仇恨(Incitement)這類有客觀法律條文所規範的罪行,否則校方都會容許。該校是開放予不同人士發表意見的地方,同時歡迎不同宗教及不同國籍的人士就讀。阿莫絲女男爵的言論,某程度上也與筆者在脫歐後收到一封來自所有英國高等教育學府發予學生的公開信一致,英國高等教育仍是開放予全世界不同人士前來。

事實上,不論是英國的精英階層,還是香港人,均擔心英國脫歐後既會失去來自歐盟的資助以及跨歐洲的合作機會,亦會因學費上升及人員不能自由流動,而失去來自歐洲的精英學生及科研人員,導致英國整體高等教育水平下降;筆者身邊不少朋友也正考慮是否繼續到英國升學或作研究工作,還是轉到美國或其他歐洲國家發展。

阿莫絲女男爵認為,脫歐無疑會對英國高等教育帶來一定挑戰,但亞非學院不只是一所面向歐洲的學院:該校固然重視與歐洲其他高等院校的研究及合作關係,但同時也是一所面向世界的學院。她表示,她來港目的之一是希望帶出一個重要訊息,就是亞非學院仍然是一個多元及包容的高等院校︰脫歐公投僅是一次性的政治表態,亞非學院並沒有因此關上對多元聲音及多元族群校園的大門。當然,她亦指出來自歐盟的研究資金及合作機會亦相當重要,畢竟以往亞非學院有四分一的研究資金及合作與歐洲有關。

阿莫絲女男爵稱政府正處理相關問題,也承諾盡力保障英國大學的研究資金及機會不受影響,但她同時強調英國高等教育除了要維持與歐洲學府的合作外,也要積極建立與世界不同洲份的學術網絡,才可令英國高等教育更進一步。

單看排名難斷學校優劣

去年德勤(Deloitte)發表一份針對英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顧問報告,指出英國高等教育面對的問題除了是研究資金以外,還有如何回應全球不同院校的競爭。對香港而言,這等同於如何提升排名以求吸引其他國家的尖子前來就讀,但阿莫絲女男爵認為要面對全球競爭的同時,高等院校不可能只以排名榜高低論英雄。

她指出,高等教育有不少範疇,如知識水平或創新能力,均不是可以用客觀指標量度,但會長遠影響高等教育質素的因素;而不同學院有各自的發展優勢及發展方向,故其他院校的合作方式也不可一概而論。

以亞非學院為例,她指出作為研究型大學,該校採用研究主導的教學方針(research-led teaching),深信兩者的關係是互補而非割裂。因此,她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論是家長及學生要對院校有一個較綜合的評估,例如了解校園文化、教育質素、研究水平等,而非單純查看院校排名決定學校是否適合自己,或評定它是否一所好院校。

英國一直有「研究質素評估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全方位審視院校的研究質素;而國會正草擬新法案建立有關的「教學質素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希望提供類近的評估作參考,而學界往往希望新的框架不會將研究及教學視為兩個板塊,讓研究型大學維持以研究主導學問的管理方針。事實上,高等教育院校成立的初衷是在於知識生產及傳授工作,假如強調高等教育單以排名主導,而院校也因為要回應排名及全球市場而忘記上述初衷,對高等教育發展而言絕非好事。

陳偉信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秘書長

周澄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