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17日

沈旭暉 平行時空

回顧《廣場協議》陰謀論

近年來,關於人民幣滙率討論總有貨幣戰爭的陰影,1985年美國與日本、西德等國就滙率協調達成《廣場協議》,常分別被中日民眾引用(參看《日經》土居倫之的〈人民幣貶值使中國擔憂再次升溫〉),令民間傾向認為貨幣升值就是陰謀,相信中國應當不畏美方壓力,使人民幣貶值刺激經濟。但歷史真的能簡單重演嗎?

二戰結束後,日本得以迅速復元,跟美國扶植日本對抗共產陣營關係至巨。當時美國對日本製造業打開市場,促使日本出口導向的經濟日益繁榮,自戰後至1970年代末,日本經濟實現10%左右年增長,同期美國平均年增長率僅4%。

列根上台後,以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為國策, 大舉減稅、控制美元發行,導致美元逐步走強,進一步刺激日本對美國出口,致使日本對美貿易呈現長期順差。結果,美國面臨巨額財政、貿易「雙赤字」,對日貿易逆差尤甚。反觀日本,則一躍成為最大債權國,讓不少美國人驚呼「日本正在挑戰美國經濟地位」。筆者有不少來自上一代教授的陳年藏書,都是關於「日本威脅論」,論調有點像後來的「中國威脅論」。

因此不少陰謀論者相信,美國與日本等國訂立《廣場協議》,促使日圓兌美元升值,便是為了打壓日本出口業,重挫日本經濟,結果日本經濟泡沫爆破,至今仍未恢復。

假如劇本真是這樣,中國崛起後,出口大舉進軍全球市場,中國也成為美國主要債權國,美方批評中國操控滙率,要求人民幣升值,便是對日貨幣戰爭的翻版,這也是共和黨總統準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基本世界觀。

但《廣場協議》訂立時,日本政府的積極性其實絲毫不低於美國,這是因當時美國國會對貿易赤字再難忍耐,認為日本「忘恩負義」,貿易保護主義大興,計劃對日本出口施加懲罰性關稅,一旦法案通過,日本或全盤失去美國市場。再者,日本對美出口積累的巨額外滙,多用於購買美國國債(這背後有包括「保護費」在內的複雜政治計算),資本不能有效利用,日本政府反而希望扭轉單純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模式,調整國內經濟結構並刺激內需,因此才願意讓日圓逐步升值。

因此,日本經濟泡沫爆破,跟《廣場協議》不一定有因果關係。日圓升值後,過剩資本並未投入生產,而是湧入房地產及股市;反觀同樣升值的馬克,卻能令當時西德把資本投放在生產市場。

人幣升值 或利中國

即使人民幣升值,也不代表戰敗,而可能只是國際政治經濟學上所謂「不可能三角」內部的調整。雖然在二十國集團(G20)會議,中國拒絕以「新廣場協議」的形式進行多邊滙率管控,但事實上自2005年,人民幣兌美元滙率還是緩步上升,因從中的收入轉移,可使財富從出口企業轉移到民眾,增強人民購買力,刺激內需。

而且,人民幣成為強勢貨幣也有利推動國際化,這一直是中國金融改革重要目標;加上日本戰略上要依賴美國, 中國卻不必,反而有更多迴旋空間,在國際資本流通與滙率穩定之間取捨。儘管中國經濟有諸多問題,但拿來直接跟硬着陸的日本類比,始終不恰當。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