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9日

沈旭暉 平行時空

以色列真創新科技

以色列在新聞版出現時,通常聯繫到中東局勢或以巴衝突,其實作為模範小國,該國還有眾多被忽略的成就,例如近年突飛猛進的創新科技。目前,以色列高科技產業佔GDP的百分之十二點五,高科技產品出口佔國家工業出口一半,GDP的百分之四點三用於研究開發,比例居於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之首。

猶太文化對財富與卓越的追求,加上強烈個人主義精神,自然是孕育企業家,尤其是高科技創業者的溫床,但以色列高度發達的IT產業,還跟政府的政策息息相關。以色列產業貿易部一九七三年便設立「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CS),專門制定產業政策。九十年代,OCS推出首批六個「技術孵化器項目」,為從事高科技創業的新興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集資、運營管理等。現在「技術孵化器項目」已擴大至二十四個,「孵化」出來的項目,政府都負擔八成五預算,每年投入達三千五百萬美元。

一九九三年,以色列產業貿易部首席科學家Yigal Erlich創辦的風險投資公司Yozma,扮演重要「白手套」角色。Yozma成立初衷,是在以國開拓針對高科技初創企業的市場,初期針對電訊、IT、生命科學這三個行業,希望刺激民間資本並吸引外國投資者。隨後Yozma多輪融資,數十家科技產業在其扶植下發展上市。

以國軍工業發達也是發展創新科技的特有優勢。該國一直對高科技戰爭走得很前,精研訊息安全、網絡戰等技術,也招募眾多年輕人參與高科技研發。他們離開軍工行業後,不少人成立創新科技公司,優勢無出其右。蘇聯解體時,大批猶太技術移民湧入以色列,大多具極高技術天分,但缺乏商業經驗與運營資本,以國政府便推出各項政策,令他們盡展所長。

相關發展並非純粹商業利益,更已影響國際關係。近年,美國科技巨頭Google、蘋果公司、Intel等爭相入股收購以國高科技企業,把其納入自身研發網絡。中國投資者如光大集團、平安保險等亦設專門基金,投資以國高科技企業,聯想、奇虎360等也斥巨資入股以色列風投公司。

對中國來說,以色列創科產業是尚待開發的處女地,「一帶一路」途經中東,以國正是最佳夥伴。中國擁有資本,但缺乏高端技術;以色列坐擁技術人才,但缺少資本與海外市場,兩國正好互補,何況還能淡化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可一箭多雕。

無論有否「一帶一路」,具視野的華人投資者早就鎖定以色列,包括香港的李嘉誠。二〇一一年,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便接觸以色列科創公司,隨後逐步增加投資當地IT公司,目前據報參與二十五家以色列公司的投資。假如只懂北望神州,便會落於人後。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