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3月21日

凌劍豪 環地視野

耶城沒變天 美以掉進冷淡期

本周以色列舉行國會大選,現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所領導的利庫德集團(Likud),在選前民調一直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意外逆轉,成為議會最大黨。根據選舉結果顯示,利庫德集團將可獲得30席,較工黨及運動黨合組的錫安主義聯盟(Zionist Union)多6席。

雖然有指工黨主席赫爾佐克(Issac Herzog)已致電內塔尼亞胡並祝賀他贏得大選,但由於第二至第四大政黨與內塔尼亞胡的政見並不一致,內塔尼亞胡除了要選擇與政見相近的盟友如「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Yisrael Beiteinu)、猶太家園黨(The Jewish Home)及沙斯黨(Shas)外,前通訊部部長加隆(Moshe Kahlon)所領導的Kulanu將成為造王的關鍵少數。亦有傳總統里夫林(Reuven Rivlin)希望利庫德集團及工黨可以放下歧見,合組「大聯合政府」(Grant Coalition)。然而,執筆之時兩黨似乎對這項建議不感興趣,各自嘗試組閣的機會甚高。

對於以國大選,外界的關注點主要有兩點,一是新政府對於以巴問題,包括如何處理猶太殖民區及「以巴兩國方案」;二是美以關係的走向,以及對廣義的中東問題的影響。在沒有任何政黨就組閣達成協議前分析未免過於輕率,但從美國白宮及政黨人士對於內塔尼亞胡當選後的反應,以及美國和以色列的政治現實,美以關係將持續轉冷。

兩國走向 看明年白宮新主

從總統奧巴馬的角色出發,美國白宮新聞秘書Josh Earnest在周三回應以色列選舉時,批評內塔尼亞胡以「反阿拉伯」的分化言論去鼓動右翼支持者投票。事實上在選前數天,利庫德集團多次暗示國內外反猶、反以勢力合謀,希望藉選舉將內塔尼亞胡及利庫德集團拉下馬,從而鼓動民族主義者及右翼人士投票。從選舉結果表示,利庫德集團的策略非常成功,幾乎將以往執政聯盟盟友政黨的右翼票源吸到利庫德集團,得票率不跌反升。雖然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已向內塔尼亞胡表示祝賀,但亦表明奧巴馬不滿內塔尼亞胡對以巴問題的立場,包括推翻早前存在共識的「以巴二國方案」。

由此觀之,美以關係在內塔尼亞胡成功組成右翼內閣後似乎會走入低谷。但要指出的是,奧巴馬的任期將於明年屆滿,即使他如何希望為自己的任期留下功勳及遺產,餘下的一年多任期亦難有太多作為。因此,真正有能力決定未來美以關係走向實是白宮未來的主人。

從早前希拉莉出席由布魯金斯學會舉辦的年度薩班論壇(Saban Forum)與接受The Atlantic訪問時的言論比較,她似乎選擇向中間靠攏︰既表示支持由其丈夫克林頓開始提倡的「兩國方案」,也不時強調美國對以色列國防事業的支持,藉以爭取國內支持以色列右翼團體的分數。以往討論美國政治時早已提及,以色列的說客組織在財力上及人力上對美國選情的影響不容忽視。至於一向反對奧巴馬與伊朗就核問題談判的共和黨人,對於在內塔尼亞胡順利當選更是高興不已,這點可從眾議院議長博納(John Boehner)的積極反應看到。

務實抑激進 以國總理兩難

因此,從美國的角度出發,即使奧巴馬及部分民主黨人對內塔尼亞胡早前在國會山莊的鷹派發言甚為不滿,但在受到國內政治即將出現輪替的情況下,白宮即使如何向內塔尼亞胡施壓,以巴問題亦難有突破,伊朗核問題的談判亦不會因奧巴馬反對內塔尼亞胡而加速。

不少分析美國外交政策的專著均表明,美國外交政策從來都是以國家利益為主導,分別只是共和黨及民主黨對於國家利益的詮釋有所不同。而學者Shibley Telhami作的民意研究顯示,此刻美國人認為「伊斯蘭國」(IS)才是對美國國家利益最大威脅的組織,而在支持以色列的受訪者中有七成三更表明,以巴問題將令「伊斯蘭國」得到更多支持及幫助,似乎顯示解決以巴問題已是美國國家利益的一部分,關鍵是民主及共和兩黨如何詮釋及平衡以色列國家安全及巴勒斯坦的立國夢而已。

對於內塔尼亞胡而言,一旦組閣成功便四度拜相,這次的「奇蹟逆轉」更突顯其個人政治能力在國內算是無出其右。雖然內塔尼亞胡在選後表明,希望建立一個強大而穩定的政府去解決以色列當下面對的安全及社會經濟問題。但觀乎以色列國會議席的分布,內塔尼亞胡要建立一個由利庫德集團主導的政府,可以選擇完全向右靠攏,但面對的問題,可能最終只是一個少數或僅過半數的政府,是否穩定見仁見智;假如他希望吸納一些中間派及世俗派的支持,他或需要調整他的外交政策,並將經濟議題放到較優先的位置,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國內及國外問題。

不管如何,利庫德集團這次的成功,實際上建立在其他盟友選票的流失之上。假如未來社會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又因為內塔尼亞胡的強硬立場被國際社會疏遠,以色列人民日後要求變天亦屬合情合理。事實上,假如所謂的「反阿拉伯」話語不過是內塔尼亞胡為求當選的手段,選擇讓美以關係進入冷靜期而非冷戰期,以時間換取空間,似乎是更可取的選擇。畢竟在民主社會中,解決當下種種生活問題如房價高企、貧富差距擴大等,往往較透過搞分化來得更多中產及基層支持。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