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4日

華融壞賬「窟窿」難填 有破產之虞
重組料勢在必行 兩筆美元債暴瀉

由中國財政部持股逾61%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02799),尚未走出前董事長賴小民貪腐案陰霾,該股早前宣布延遲發布去年度業績及停牌,並傳正尋求剝離非核心資產,惹來市場對其財務狀況的憂慮。內地《財新周刊》最新評論文章公開談及華融或需進行債務重組,甚至破產的可能性,投資者擔心公司要大舉削債,華融境內外債券昨日進一步暴跌,更拖累其他中資企業的高息美元債急挫,個別內房債創最大單日跌幅。繼標普前日把華融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後,穆迪及惠譽昨天亦有相同行動。

財政部持股傳由匯金接手

彭博引述消息報道,財政部正考慮把持有的華融股權,轉讓予中投旗下的中央匯金。知情人士透露,由於中央匯金在處置債務風險上有經驗,由其承接華融持股是其中一個討論方向,希望未來數個月內完成,但要由國務院審批,現階段還有變數。截至去年中,中央匯金間接持有的華融H股佔總股本約4.39%。華融不回應市場傳聞,重申其流動性充足,各項債券均正常如期兌付。

投資者紛紛拋售華融債券,其2022年到期3.375厘的3億美元債券,昨日曾大跌13.5美仙,至75.7美仙;2025年到期的5厘美元債也急挫9.8美仙,至79.6美仙。彭博引述澳新銀行分析員指出,華融最壞情況下可能陷入漫長談判、長期停牌,加上風險回報不具吸引力,建議減持債券。據彭博統計,華融及其附屬目前共有總值420億美元的境外及本地債券,有41%於明年底前到期,而美元債總值為220億美元。華融目前仍被3間評級機構評為投資級別的發行人。

內媒高調撰文揭示風險

財新傳媒兼《財新周刊》主編凌華薇周一撰文,認為華融破產會較銀行破產容易實行;若以市場化方式解決,意味股東需要以淨資產「填窟窿」,如資不抵債,債務重組或破產是可能的結局。然而,華融屬中央級國有金融類企業,並有5000億元人民幣不良資產,在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中最多,且一半是房地產投資,加上有一萬億元資產對接金融機構,具重要系統特徵,不可輕言破產。

文章引述分析稱,賴小民在任期間給華融帶來的「窟窿」極為龐大,部分項目至今未能揭開,完全靠華融「自救填洞」並不現實,即使耍財技,「窟窿」還是不會自動消失,損失需要承擔,先股後債是無法逃避的順序;建議華融實事求是釐清資產負債後,制定切實的重組方案,當中需要有股東的支持及投資者諒解,如有必要可私有化退市。

市場恐慌波及內房債

華融陰霾於亞洲信貸市場蔓延,亞洲投資級美元債的利差曾擴大3基點,個別亞洲信貸風險(CDS)指數已連漲7日,為2018年來最長連升紀錄,中國高收益美元債也被波及,部分內房債創最大單日跌幅,包括合景泰富(01813)2026年到期6.3厘美元債曾跌2.7美仙,至96.5美仙;寶龍地產(01238)2025年到期5.95厘美元債挫2.4美仙,至101.8美仙。

由於華融未知何時能夠公布業績,穆迪把其「A3」長期發行人評級、「P-2」短期發行人評級、「b1」基礎信用評估(BCA),以及境外融資工具的債券評級和中期票據計劃評級,一併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惠譽也把華融「A」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