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23日

肺炎襲港

市民確診獲5000元津貼惹爭議

本地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殺埋身,昨天新增68宗確診個案,61宗屬本地感染,當中11宗源頭不明,初步陽性亦有50多宗,情況令人憂慮。政府將會為本地確診患者提供一次性5000元津貼,毋須資產審查,詳情稍後公布,藉此鼓勵市民接受檢測,以免基層人士染疫後「手停口停」。惟此舉惹來爭議,有意見擔心會帶來道德風險(moral hazard),甚至有人會為了這筆「應急錢」寧願冒險中招。

毋須資產審查 鼓勵檢測

據悉,政府初步計劃提供津貼予接受檢測的本地感染者,即經強制檢測或特定檢測群組人士,甚至自願檢測後的本地確診者,都可獲取補助,毋須資產審查,以避免繁複行政程序,但有待勞福局公布細節後,發放津貼的措施才會生效。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解釋,部分人士尤其是基層市民對強制檢測卻步,怕檢測後確診便手停口停,影響生計,故此政府發放津貼是希望市民主動做檢測,她表示須經過一定程序,通過化驗核實,不認為會鼓勵人去確診。

梁卓偉籲發放予特定群組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同意政府應體恤的士司機等市民,但憂慮津貼會被濫用,認為應只協助特定群組,而非向所有染疫人士派發。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經濟學上有所謂道德風險,如有司機購買保險後,駕駛時相對掉以輕心,「雖然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會藉確診取得津貼,畢竟存在死亡風險,但不排除有『中招專業戶』,真的要幾千元應急。」他建議政府可改為基層人士提供「實報實銷」醫療津貼,或3個月、半年後才發放津貼,以免被濫用。

憂道德風險 倡實報實銷

被問到津貼會否變相鼓勵人確診,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坦言,新冠病毒可大可小,相信不會有人拿自己的命來「較飛」,怎會用嬉戲的角度處理有關事情;計劃初衷只是不希望市民因擔心工作受影響而拒絕檢測,「當然去到很極端的個案,可能是小朋友、長者如何處理,細節遲些會有公布。」他又說,津貼所涉及的開支並不多,是值得付出去盡快切斷傳播鏈,對整個社會是好事。

公眾對政府推出「確診津貼」的反應不一,有市民表明,擔心受感染就應該自覺做檢測,大家都是為安全而做,而非為取得5000元才行動;有的士司機自言工作屬高危,即使無津貼,如果出現病徵會盡快求診,惟一旦染疫變相無收入,有津貼總好過無,有司機指萬一中招,基本上最快半個月才能出院,5000元幫助不大,至少要一萬元才可應付。

至於暫時不用強制檢測的街市檔販直言:「我現在沒有什麼事,做什麼檢測?」「多餘!不如告訴市民,如不檢測罰款5000元更好,5000元多又不算多,要被困10多日。」有人反應激動:「這些我不需要啊!我不要中招!我不想要5000元!」

津貼安排在網上討論區引起熱議,有網民更以「$1000蚊收肺炎口水」為題發文,諷刺政府發放補助,稱「留返啲錢嚟做好防疫,或者獎勵醫護好過」、「防疫政策都要搞到好心做壞事,天才呀!」

隨着近日本港疫情急速惡化,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網誌上形容,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經濟前景仍面對不確定性,就業市場疲弱,預期會面對相當壓力,失業率依然會偏高。他強調,本港正處於防疫危急時刻,政府正嚴陣以待,密切留意疫情發展,不排除推出更嚴厲的防疫抗疫措施,全力遏制疫情,令粵澳及內地當局對香港放心,務求盡早逐步有序地恢復三地通關,重啟本港經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