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19日

中共十九大

習啟新時代 追求高質量經濟

中共十九大會議昨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逾3萬字報告,歷時三個多小時,他形容現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

建小康社會 不提GDP目標

在闡述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時,習近平提出六項重點【表】,包括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把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分析認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指着重優質、高效益多於增長速度。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指出,習近平勾畫中國長期發展藍圖時,並沒有落實具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目標,可能反映經濟發展目標出現了微妙轉變。中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心毋庸置疑,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

如要實現此目標,估計2018年至2020年實際GDP年均增速只需達6.3%,故此汪濤預計2018年GDP增速目標可能會小幅下調。

麥格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也表示,習近平演說中無提及增長目標,是希望有更多的靈活性。中國可能會容忍未來5年經濟增速徘徊在5%至6%左右,以便有更多空間解決結構性問題。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勝歐美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現代化經濟體系可理解為中國不能再依靠廉價勞動力,要由製造業轉向至每個行業都進一步增值創新,各領域區分界線會變得模糊;而着力實體經濟是指「脫虛向實」,不要過分金融化、貨幣政策亦避免有貨幣超發現象,並會繼續去槓桿。

習近平昨天重申,要加深金融體制改革,增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同時要加深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投資對改善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並要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加深利率和滙率市場化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撰文指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個基本功能,在很多地方因受着華爾街金融文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雙重影響,已被拋諸腦後。內地的貨幣金融體系看來比歐美落後,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價值在制定政策時旗幟鮮明,更能在過去二十多年,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