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12日

3招建置業階梯 大增綠置居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全文分成275段、共4.9萬字,篇幅超越歷任特首,提出眾多新猷。房屋政策強調要重建置業階梯,並敲定她競選時承諾的「港人首置上車盤」,以一幅觀塘住宅用地作先導計劃推出約1000伙,明年中公布細節;又建議大量增加「綠置居」供應,加快出租公屋單位輪轉。

林鄭月娥亦「大開水喉」推出一系列民生措施,如「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直接讓全民受惠、為大學研究資金預留最少100億元、設120億元「宿舍發展基金」、改革並加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在經濟發展方面,提出設「兩級制利得稅」,以及從八大方面加強創科發展。她強調,若本港每年經濟增長能由以往預計的2%,像今年增加至多於3.5%,加上政府坐擁近萬億元儲備,實無理由如過去般「勒緊褲頭」。《施政報告》副題為「一起同行、擁抱希望、分享快樂」,林鄭月娥在結語強調香港的固有優勢並未消失,香港人依然優秀,香港精神亦無減退,寄語社會凝聚共識,善用自身長處,「香港前途是光明的」。

政商界普遍對林鄭月娥發表的民生及經濟政策反應正面。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訪問了673名市民,結果顯示,48%受訪者對《施政報告》表示滿意,不滿的有14%,另有28%表示「一半半」。評分方面,以0分為十分不滿,100分為非常滿意,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獲市民評為62.4分。今年初,前特首梁振英最後的《施政報告》評分為52.3分,而梁振英任內5份報告中,以2013年得59.1分最高,林鄭月娥的「處女作」明顯獲市民較高評分。

本港住宅樓價高企,協助市民實現置業夢想,成為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中房屋政策的重中之中,期望以置業為主導,透過把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和擴展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計劃(白居二)恒常化,及推出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首置上車盤)三招,建立階梯重燃港人置業希望,提高本港家庭的自置居所比例,打造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三招以綠置居最大堆頭,預計明年可推出沙田火炭4800個單位預售,而市場最關注的首置上車盤,初步只推出觀塘安達臣道一幅用地作試點,涉及1000伙,令不少希望透過首置上車的準買家感失望。

火炭4800單位明年底推售

林鄭月娥表示,現屆政府房屋政策包括四大元素,分別是強調房屋並非簡單的商品,適切的居所是市民對政府應有期望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以置業為主導,致力建立置業階梯,為不同收入的家庭重燃置業希望;並會增加房屋供應及於供應未到位前想方法善用現有房屋幫助有需要家庭改善生活環境。

前行政長官董建華1997年公布回歸後首份《施政報告》時,曾經表示希望於10年內(即2007年或之前),全港七成家庭可以自置居所。林鄭月娥昨天於記者會上指出,回歸至今港人自置居所的比例未見有明顯升幅,1997年時約47%,現時只升至約50%,認為「一個社會要穩定,能夠擁有自己的房屋可能是一個基礎」,希望透過以置業為主導,助港人落地生根,以香港為家。

林鄭月娥建議,房委會把綠置居恒常化,未來新建公營房屋將由大量提供綠置居取代公屋,房委會經初步技術評估,可把興建中的沙田火炭4800個公屋單位,全撥為綠置居用途,明年底推出。資料顯示,項目鄰近火炭黃竹洋街,料2019至2020年落成。

冀不會拖長公屋輪候時間

雖然大力推動綠置居計劃,林鄭月娥強調,現時全港有75.6萬個家庭住在公屋,約35%為長者或領取綜援的住戶,所以公屋需要繼續存在作為安全網,無意減少公屋的供應,並會致力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由於綠置居買家須交回公屋單位,她相信增加綠置居的推展力度,不會拖長公屋的輪候時間。林鄭月娥說,首個綠置居屋苑新蒲崗景泰苑提供857個單位,最終獲18倍超額認購,反映很多公屋居民希望買樓,增加綠置居單位供應,乃回應社會需求。她補充,一旦市況逆轉,綠置居單位的吸引力降,政府將有應變方法,包括可把單位撥回作公屋用途。

對於政府計劃加大力度推出綠置居,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若推出的「綠置居」規模太大,要考慮公屋居民是否仍有意欲購買。而且可能對公屋輪候時間帶來負面影響,因為房委會在收回買家現有的公屋單位後,需要約一個半月時間還原單位及再作編配。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曾維謙認為,恒常化「綠置居」是正確方向,但要真正修補置業階梯,使更多市民最終能夠流向私樓市場,應該把轉售時的補地價金額鎖定於入住時的水平,而非現行隨樓價浮動。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更反對綠置居恒常化,認為公屋富戶不用資產審查又有優先認購權,政策是偏袒公屋富戶。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