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8月23日

GBA大灣區跨境新視野

「跨境理財通」初推料400億資金湧港
基金公會看好大灣區資產配置需求

市場期盼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能盡快開通,有助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提供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料為大灣區財富管理行業翻開新一頁。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大灣區投資者對跨境投資理財產品的潛力及需求存在,保守假設初期若有1%的大灣區居民透過「跨境理財通」進行投資,每人投資5萬元(人民幣.下同),意味着或有400億元流入香港的認可基金,日後隨着「跨境理財通」計劃逐步優化,流入資金將穩步增長。

黃王慈明指出,過去的互聯互通計劃例如基金互認有較多制約,「真正參與的基金公司很少」。她認為,原因是即使基金已獲香港證監會認可,仍要中國證監會「逐隻審批」,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不知需時多久才可獲批」。若成立在港註冊的新基金,如果資產規模太細,同時缺乏往績支持,成本效益不會太高。

黃王慈明:認可基金即上架

她認為,「跨境理財通」有很多較突破的地方,只要是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並符合基本條件,如基金在香港註冊、符合中低風險的要求,基本上已經可以上架,毋須花時間製造一隻新基金。「跨境理財通」是重要的契機,令考慮成立香港註冊基金的公司有所增加。

認購規模將穩步增加

隨着內地居民累積財富愈來愈多,對金融資產配置的需求與日俱增。曾有調查顯示,內地投資者的資產配置較為單向,可能有多達70%至80%投放於房地產,餘下的金融資產主要為A股或銀行理財產品,缺乏其他不同類型風險的產品,「跨境理財通」可提供多元化的投資選擇,讓大灣區居民「真正做到資產配置」。

黃王慈明提到,大灣區約有8000萬人口,日後在「跨境理財通」開通初期,投資者或需時了解有關計劃,因為不少人是首次投資境外理財產品。假設「跨境理財通」推出後首年,若有1%的大灣區居民透過南向通投資境外,每人投資5萬元,即合共有400億元流入香港的認可基金,之後並會穩步增加,但配套及服務必須到位,以配合內地投資者的需要。

據了解,「跨境理財通」開通初期,南向通的內地投資者若在當地投資境外理財產品,銀行只可執行其指令,不可提供投資建議,除非客戶親身來港。

投資產品種類漸擴大

對此,黃王慈明坦言,該公會早前以大灣區投資者為目標群組的調查顯示,大灣區投資者普遍認為投資建議甚為重要,他們在內地投資基金或理財產品,多依賴銀行推送產品資料。她認為這是基本服務,特別是不少人首次「出海」投資境外產品,對境外的機構及產品並不了解,若銀行只負責「落單」,未必能滿足到客戶需要。

香港方面,黃王慈明強調,銀行不時與基金公司合作,為客戶提供市場及產品等訊息,幫助投資者對市況及產品有更多了解。她希望隨着「跨境理財通」的發展及逐步優化,可讓銀行及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能在內地向客戶提供產品訊息及投資建議等服務。

另外,在「跨境理財通」開通初期,可投資產品有限,黃王慈明稱,監管當局是基於穩健發展的考慮,因投資者仍未成熟,不希望發展得太急。

隨着「跨境理財通」發展下去,黃王慈明希望可投資種類亦能擴大,讓內地居民的資產有合適配置,因為均衡的投資組合,除了要有中低風險產品外,部分風險略高的資產配置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採訪、撰文:陳玉珍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