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19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貴物鬥窮人

Facebook今年出現了一個「Day Day Explode日日爆」專頁,讓網民分享「雞翼魚蛋湯」、「番茄炒燒賣」等劣食料理,原意屬搞笑性質,近日卻氣氛突變,充滿「洋葱」惹人心酸。事關愈來愈多基層人士貼出自己三餐菜式,確實符合「劣食」主題,非關搞笑,而是在疫情下收入減少,同時物價高漲,被迫食得頹,部分學童甚至面臨營養不良。

俗語有云「賤物鬥窮人」,意即在經濟不景時,儘管物價便宜,窮人根本沒錢購買。但這未算最慘,更慘是像現今香港「貴物鬥窮人」,自疫情以來,大批打工仔收入減少甚至失業,他們還發現街市、超市物價愈來愈貴,構成雙重打擊。對於有錢人及中產,可能只是飲少支靚酒、食少餐鮑魚,對於基層家庭卻影響「開飯」。

港元貶值 拉升進口貨價

為什麼明明經濟不景,物價竟愈來愈貴?事關香港作為面積僅11萬公頃的外向型經濟體,絕大部分民生物資依賴進口。在聯繫滙率制度下,港元跟隨美元急劇貶值(美滙指數自4月至今累瀉約9.7%,「大摩羅奇」等專家更預言美元可能在兩年內急貶35%),難免牽引物價上漲。

舉例說,香港人食慣的香米來自泰國,基本肉類蔬菜由中國內地供應,較高檔的就從日本直送。而自3月底以來,港元兌泰銖和日圓分別貶值約6.1%和5.1%;由5月尾至今,港元兌人民幣也貶值約3.3%。

禍不單行,除滙率因素外,中國內地作為香港最大的食品進口地,近日也因洪水、豬瘟、蝗災、新冠疫情等緣故,面臨糧食供應緊張(中央政府力推節約飲食,擬立法禁止浪費),導致食品價格飛漲。

特首促回饋 超市也難捱

正如筆者上周在〈節約乃能救國〉一文指出,內地7月份豬肉價格按年飆升85.7%,就連「養豬第一大省」河南省部分餐店也被迫停售豬肉菜式,不少民眾慨嘆「每星期只能食一兩次肉」。香港近九成新鮮豬肉從內地進口,國企五豐行屬主要代理商,儘管「阿爺」或許有關照香港,力保豬肉供應穩定,不過根據食物環境衞生署統計,活豬拍賣平均價由去年底每擔2875元,加價至本月初的3422元,漲幅達19%,換言之香港人同步「捱貴肉」。

對於物價高漲及民怨情況,港府相信也有所留意,所以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宣布第二輪「保就業」資助計劃時,要求接受資助的超市集團減價回饋顧客。不過超市方面據悉也「牙痛咁聲」,正如上述,民生物資漲價主要受滙率和進口因素帶動,總不可能長期割價蝕賣。

米、肉、蛋、菜愈來愈貴,對有錢人及中產影響有限,對於窮人卻關乎生存。雖然港府早前向所有成年永久居民派發1萬元現金,不無小補,這筆錢卻「食」不了太久。根據社聯在3年前進行的調查,本港基層家庭接近50%總開支花費於飲食,而在食品價昂的今日,這方面開支只會更高。尤其是居於劏房的家庭,又要交租,又要食飯,開支像千斤重壓。例如一個基層三口之家,現在最慳最省每日伙食費也要250元,而且在此「畢直」下勉強只能填飽肚,卻難顧及營養均衡,更遑論美味甚至賣相。

好像在fb的「日日爆」劣食專頁,近日很多基層網民貼出自己三餐菜式,最常見食材是腸仔、魚蛋、雞翼、蟹柳,再加條紅衫魚,通常都是這幾款貨色組合,甚至簡單地炒埋一碟,或者全放進煲裏滾湯。非因網民刻意挑戰「劣食極限」,而是這些食材便宜,比起新鮮豬肉、蔬菜等,較為「買得落手」,不少家庭連續幾星期都食這幾樣東西,「巧婦難為無米炊」,就算主婦/主夫有米芝蓮星級廚藝,也很難將之昇華太多。

亦因如此,「日日爆」專頁由搞笑性質變得愈來愈「洋葱」,讓人見證香港「貴物鬥窮人」境況,很多基層家庭開飯猶如「dayday哭」。特別是一些基層學童,以往依賴在學校食個正常lunch,儘管美味與否見仁見智,起碼營養均衡,價錢划算,但在疫情下學校長期停課,暑假結束後未知何時復課,學童連營養午餐也失去,在發育時期假若每日三餐都是腸仔、魚蛋,恐會引致營養不良。

須關注基層開飯問題

在英國,22歲的曼聯新星拉舒福特(Marcus Rashford)由於出身基層、靠食物銀行長大,設身處地留意到疫潮對學童食飯的影響,遂聯繫社區組織為學生在停課期間繼續供應營養午餐,引起廣泛關注和響應,連首相約翰遜都公開道歉,坦承「在宣布停課前未想到這個問題」。拉舒福特因此獲得曼徹斯特大學頒發名譽博士學位,成為歷來最年輕獲此殊榮人士。

至於香港,也有一些餐廳透過送飯、待用飯券、廉價學生餐等方式,協助基層應對食飯問題,不過力量始終有限。受外圍因素牽引,食品價昂問題短期內難望紓緩,隨時愈演愈烈。港府在派錢、工資補貼等德政以外,宜針對基層「食飯難」研究臨時措施,例如夥拍NGO設立食物銀行、用餐券等短期計劃,若做得好,相信有助民望取分,甚至林鄭特首在「退回」劍橋大學名譽院士學位後,有機會好像拉舒福特獲得其他院校頒發名銜,挽回面子。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