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23日

周一人物

拉布阻礙政府工程影響深遠

本地勞動力短缺問題存在多年,建造業一向是重災區,陳修杰指近年情況更複雜,由於部分立法會議員長期「拉布」,很多政府工程遲遲未能上馬,造成「前期工人無工開、後期工程無人做」的困境,導致年輕人不願入行,現時全港逾47萬註冊從業員中,超過40%是55歲或以上,青黃不接情況嚴重。

陳修杰嘆謂,近月疫情令建築材料成本增加,惟論破壞力仍不及議會頻拉布,因政府工程斷層滯後,長遠影響其他私人工程,「要先有政府起橋築路,做好配套,發展商才會去發展。」

開工不穩定難吸引青年

由於新工程減少,前期工種如釘板、紮鐵等開工不足,後期工程則不夠人,如機電、油漆、泥水等,加上政府減少批出可行性研究,不少顧問公司裁員,很多工種都擔心不知何時有工開,無新人願入行。

建造業形象亦是青年卻步的另一原因,「就算我是工程師,在地盤工作,外界觀感都不太好,前線人員往往被形容是『地盤佬』、找不到女朋友、意外頻生等,只有讀不成書才入行;我們一直努力讓業界走向專業化,提升社會地位,其實地盤大部分工種,除了體力,亦牽涉很多專門學問;觀念可扭轉,像六七十年代警察形象都不好,是八十年代花很多工夫才得以改善,(現在呢?)見仁見智啦!」

從三方面解決人手不足

身為建造業訓練委員會前主席的陳修杰,任內積極推動在2018年成立香港建造學院(前身為建造業訓練局),惟他不諱言,學院目前每年培訓約5000人,當中只有約3000人真正入行,每年卻有近2萬人到達退休年齡,無疑杯水車薪,「所以業界近年希望用多些科技,像MIC組裝合成建築法、BIM(建築資訊模型)、航拍與光達技術等,可是有些工種始終難由機械取代。」

要解決人手問題,他認為須從三方面着手,一是積極培訓本地工人,前提是先提升業界形象,並誘之以利,「培訓期間都有不算差的津貼,真正出來後,人工亦算理想。」二是善用科技,走向工業化;三是輸入外勞,惟這議題較為敏感,也要考慮管理問題。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