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2月25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從《真確》看武肺疫情

筆者去年讀過最印象深刻的書是《真確》(Factfulness),由瑞典已故公共衞生學者Hans Rosling撰寫,微軟創辦人蓋茨也大力推薦,形容為「我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簡言之,該書以數據展現世界真實情況,嘗試扭轉公眾「十大直覺偏誤」。舉例說,讀完這本書,便比較能夠理解世衞(WHO)總幹事譚德塞為何「勁讚」中國抗疫表現,皆因全球仍有近七成人活在第三世界國家,所以國際衞生學者評價一國的醫療水準,對標的往往是喀麥隆、柬埔寨等中軸線國家,而非德國和芬蘭。看待疫情後續發展,亦可從《真確》找到啟示,例如由於國際金融市場存在「直覺偏誤」,才會對疫情的影響後知後覺。

國際直覺偏誤致後知後覺

首先開宗明義,武漢肺炎疫情現正朝着最壞方向發展,「壞」在它已衝出中國,走向世界,相繼在日本、南韓、伊朗、意大利等地大爆發。文首談到「理解」譚德塞勁讚中國,卻不代表筆者完全認同這位WHO一哥;尤其在疫情於中國散播之初,他強調「可防可控」,又反對外國對中國採取旅遊限制措施,很大程度上令國際社會掉以輕心,助長了疫情向海外擴散,可謂責無旁貸。

最佳例子正是香港政府,早前堅拒限制內地旅客入境及對內地發出旅遊警示,特首林鄭月娥理直氣壯強調「根據WHO指引,不應採取歧視性措施」。但在昨日,港府宣布向南韓發出紅色旅警,並禁止所有來自南韓的旅客入境,豈不等於「打倒昨日的我」?當然,林鄭今次也可歸咎於WHO誤導了她。

內地舉國體制優劣盡顯現

平情而論,危機現時一發不可收拾,固然跟中國政府由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在長達兩個月「黃金時間」內隱瞞、淡化疫情有關;相反若早於去年11月便開誠布公,封鎖以華南海鮮市場為主的源頭區域,並提醒湖北居民嚴加防範,相信有助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這可算突顯了中國的「制度劣勢」。

但另方面,中國於今年1月底承認疫情嚴重之後,隨即動用「舉國體制」應對,包括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80多個城市實施「封城」(封閉式管理),不但停止一切社交活動,連居民出門買餸也嚴加限制,確實有效遏止疫情於境內進一步擴散,無疑反映了「制度優勢」。換言之,中國這次堪稱「敗也制度,成也制度」。

最大鑊的是,疫情現已蔓延至海外多國,這些國家不像中國具有「舉國體制」優勢,即使先進發達如日本、南韓、意大利,也很難嚴格封城以限制疫情爆發;至於連基本醫療都談不上完善的第三世界國家,就更加令人憂心。所以說,事件現正朝最壞方向發展,如同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早前推算,在最惡劣情境下,全球可能有六成人口感染;假設死亡率為2%,便等於會造成8400萬人死亡。

情況何以演變到今日地步?從國際公共衞生角度看,其實不會太感意外,根據武漢肺炎傳播力之強,一旦蔓延到中國以外、缺乏「舉國體制」優勢的國家,可以想像有幾難收拾。只不過國際社會此前存在「直覺偏誤」,誤以為病毒只會在中國境內肆虐,抱着隔岸觀火心態;殊不知病毒無眼,亦不分國籍。直到南韓、日本、意大利等發達國家相繼大爆發,美國股市昨晚才恐慌暴跌,實屬後知後覺。

金融市場未充分反映衝擊

誠然,最重要是向前看,疫潮後續將會怎麼發展?《真確》一書依據的國際公共衞生角度,其實也是一種近乎冷酷的上帝視角,中國講法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循此思路推演,假設梁卓偉預測的最壞情境真的出現,全球多達六成人感染,惟他們應不會同一時間「中招」,較可能分布到幾個月至幾年不等。若3年內有8400萬人死於武漢肺炎,等於每年2800萬人死亡;而去年全球死亡人數約6000萬,心血管疾病(約1800萬)和癌症(約1000萬)分別為第一和第二大殺手。

更何況,武漢肺炎2%死亡率乃建基於現時「冇藥醫」的情況,而目前包括新藥瑞德西韋的試驗,以及血清療法的應用,似乎都顯出一定進展。再者,梁卓偉「最悲預測」是假設所有公共衞生干預政策無效,但實際上,就算外國不可能像中國嚴格封城,其隔離、檢疫、防護措施該總會有一定效果。換言之,最終全球感染比率不一定達到六成,死亡率亦未必高企於2%,像《真確》一書所講,受直覺偏誤牽引,人們經常搖擺於「過分樂觀」和「過分悲觀」,實際結果往往在兩者之間。

一句到尾,國際金融市場尚未充分反映疫情衝擊,短期內存在下跌空間;不過今次事件並非世界末日,市場跌得愈甘愈深,其反彈也可能比很多人想像中快速和強勁。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