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9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防毒維穩大茶飯

「防獨維穩飯」以外,「防毒軟件」也是一壇大茶飯。全球第二大晶片商美國Broadcom據報擬踩過界,斥100億美元收購防毒軟件商一哥Symantec。自從資訊科技主流在10年前由PC時代邁向手機時代,很多人覺得防毒軟件已不重要,其實只是「病毒」未及進化變種。

近兩三年來,電腦病毒不但開始入侵手機,還逐步捲進政治,包括涉嫌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再加上現時網絡私隱、大數據規模比10年前高出百倍計,令防毒軟件角色再受重視;除了Broadcom,包括中國的華為、俄羅斯的Kaspersky都在搶攻這個戰場。

大家或許對於在1982年成立的Symantec未必熟悉,但若談及該公司旗下主力軟件Norton Antivirus,來自PC年代的朋友相信很有親切感,皆因在九十年代PC全盛時期,幾乎每部個人電腦都要安裝防毒軟件,否則很易中毒,而Norton獲公認為威力最強、防衞最森嚴,坐擁多達七成市佔率。因此,Symantec被視為PC時代僅次於微軟的軟件商第二大贏家,其市值在千禧年初已達200億美元。

手機逐漸有利病毒滋生

然而,踏進智能手機時代,用家對「防毒」這回事逐漸陌生,甚少有人會為自己的手機安裝防毒軟件,亦甚少聽到「手機中毒」(肯定遠少於手機遺漏在的士、跌落廁所),不少人甚至以為手機「百毒不侵」。

查實只因為手機操作系統在初期相對簡單,第三方軟件亦必須經App Store或Play Store認證方可安裝,病毒難有藏身空間。但近年手機系統愈趨複雜,每人的手機動輒裝了一百幾十個App,開始形成了有利於病毒滋生和傳播的生態環境。

再者,在PC年代(尤其互聯網普及以前),電腦病毒大多是惡作劇、純粹搞破壞形式,損人而不利己;現在的手機病毒、互聯網病毒則非常隱密,未必會令你的手機癱瘓,往往機主也不知道自己中了毒,它卻在背後默默竊取你的私隱(例如信用卡資料、電郵內容、賬戶密碼、通訊錄、照片)或監控你的活動。實際上,如今的電腦病毒定義已經擴寬,黑客後門(backdoor)正是其中一大類別。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着手機病毒和互聯網病毒日益肆虐,防毒軟件商的角色被重新重視,而且這些公司的經營模式也有所轉變,繼續銷售防毒軟件予個人用戶之餘,愈來愈多生意來自向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互網聯公司以至政府輸出防毒技術,或者提供顧問服務。以Symantec為例,上年度營業額42億美元,企業安全業務佔比達53%,逐漸拋離消費者安全業務(31%)。

晶片商巨額收購戰略味濃

同時,業界預期防毒軟件將繼晶片之後,成為關乎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行業;難怪身為全球第二大晶片商的Broadcom擬踩過界,斥百億美元收購Symantec。基於涉及「維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令這個行業像晶片一樣,染上政治色彩,具濃厚戰略意味。

好像現時在行業排名第二的Kaspersky是一家俄羅斯公司,由KGB(蘇聯國家安全局)密碼分析部門前高層於1997年創辦,一直被視為跟目前俄羅斯政府有千絲萬縷關係。特別是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爆出「通俄門」事件後,美國政府官員多次質疑該公司「兵賊一家」,一方面扮演防毒軟件商,又涉嫌在軟件中設立後門,讓俄羅斯黑客入侵美國電腦系統、竊取資料及干預大選。2017年9月13日,美國國土安全部正式下令聯邦機構一概禁止使用Kaspersky的所有軟件。

華為藉合資取Symantec技術

至於最近風波不絕的中國華為,憑着其創辦人任正非之遠見,很早就布局了這個戰場。2008年3月,華為宣布夥拍Symantec成立合資公司「華為賽門鐵克」,各自出資1.5億美元,分別持有51%和49%股權,主力在中國研發及銷售防毒軟件;不過到2011年,據《紐約時報》當時報道,由於美國政府施壓,Symantec被迫退出該合資公司,把手上股權以5.3億美元悉售予華為,短短3年獲利2.5倍,但在過程中已向華為輸出了不少專利技術。自2017年起,華為推出的智能手機全都內置自家研發的防毒軟件,並把該款軟件授權予其他國產手機廠,此舉讓中國消費者不必使用美國Symantec或俄羅斯Kaspersky的防毒軟件。

由此可見,中、美、俄三方業者都把防毒軟件視為兵家必爭戰場,除了顯示箇中商機巨大,這個行業在未來幾年亦很可能掀起連串風浪。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