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15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大專學歷值300蚊

香港現有10家大學,但學額仍然有限,僅約兩成年輕人可以成為一般所說的「大學生」,入讀學士學位(Bachelor Degree)課程。其餘八成人不少會退而求其次,選讀副學士、專業文憑、高級文憑等大專課程,期望獲取較佳前途和「錢途」。不過,有智庫最新研究發現,去年大專畢業生起薪點中位數為11650元,僅較同一代高中畢業生稍微高出3%,即約300大元。這反映在經濟轉型下,白領「坐office」職位買少見少,而毋須大專學歷的物流、建造、侍應、sales以至KOL等工種反而吃香。

新論壇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把本港大專畢業生按出生年份分為第一至第六代,研究他們的收入水平及變化。第一代出生於1967至1971年,如今46至50歲。最新的第六代生於1992至1996年,即是「九十後」,現年21至25歲。

矜貴不再 起薪點倒退

該研究主要有四大發現。首先,整體大專學歷勞工(包括第一至第六代)去年月入中位數為17475元,較20年前(1996年)的19255元減少接近一成;若再考慮到期內通脹和物價(尤其是樓價)升幅,大專生的收入水平實屬嚴重倒退。

其次,根據最早可追溯數據,第二代大專生在1996年的起薪點中位數為12836元;但第六代(九十後)大專生去年的起薪點中位數僅為11650元,同樣不升反跌。

第三,擁有大專學歷但從事低技術職位的勞工比例,由1996年的32.9%提升至去年的44.7%。據該研究定義,「經理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輔助專業人員」屬於高技術工種。換言之,現今接近半數大專生在畢業後,似乎未能達到提升前途或「錢途」之期望,只能從事低技術職位。

最後,第六代大專生月入僅較同代高中畢業生高出3%。相比之下,第二代大專生在1996年的月入多過同代高中生25%,但此一「溢價」之後逐代收窄【見附表】,直到第六代只差約300大元。從月薪角度看,這似乎顯示大專學歷愈來愈「唔值錢」。

上述四項發現都不太令人意外,背後有兩大原因。首先,在1992年之前,香港只有港大和中大兩家大學,那年代不但「大學生」(學士學位畢業生)屬於天子門生,若能完成高級文憑、職業先修等課程其實也很矜貴,足以為飯碗帶來保障。例如前特首曾蔭權當初加入政府時僅擁有預科畢業學歷,而另一前特首梁振英乃來自工業學院(理工大學前身),卻無礙他們日後平步青雲。

高技術工種買少見少

反觀今日,貨幣通脹之餘,學歷也有通脹;除了大學增加至10家,大專課程亦百花齊放,例如據該研究定義,涵蓋副學士、專業文憑、高級文憑/證書、文憑、證書等,「矜貴」程度難免比起20多年前有所下降。最重要的是,隨着經濟轉型,被視為「高技術」工種的白領職位買少見少。20多年前,學士學位畢業生可考進大企業做MT(見習行政人員)、會計師,或者加入政府做AO(政務官)。至於略次一級的大專畢業生,可由襄理、秘書、會計文員、EO(行政主任)等做起,只要夠努力,便有出頭天,像曾蔭權和梁振英般「後來居上」。

但現今很多這些白領職位已被新科技取代,再加上學士和碩士畢業生人數大幅增加,白領職位連他們也不夠分,遑論剩餘給大專畢業生。更甚者,愈來愈多大學生反過來跟大專生爭逐較低薪職位。例如公務員事務局在2014年招聘助理文書主任(ACO),起薪點僅13700元,前途遠遠不能跟EO和AO相提並論,當時竟吸引1740人申請,其中900人擁有大學學位或以上學歷,比起擁有大專學歷的840人更多。

學歷較佳長遠可跑贏

另方面,目下香港最「缺人」的入門職位,通常都不需要大學或大專學歷,諸如地盤工人、餐廳侍應、前線銷售員等都很搶手,新入職者獲得萬多元月薪不成問題,超越第六代大專生去年起薪點(11650元)完全無難度。

更進一步看,「新經濟」講求創意、敏捷和自主,不打工的年輕人不乏搵食方法,可在Facebook開一個專頁講旅遊或玩具,在YouTube拍片教人化妝或打機,實行做KOL網紅,或者在淘寶開一家網店賣特色商品,也能賺到可觀收入,毋須講求一紙畢業證書。

當然,以上說了這麼多,不等於大專課程不值得修讀。即使不談自我實現、追求學問等非物質價值,單單從「錢途」角度看,該項研究也證實了,大專生相較於高中生的收入「溢價」,會隨着年月而擴闊;例如第二代大專生最初的溢價(1996年)只得25%,在2001、2006、2011、2016年分別增加至30%、32%、42%和52%。皆因修讀大專課程有助增進知識和拓展視野,這些優勢在初期未必顯著,但隨着事業更上一層樓, 就會逐漸派上用場,兼且不少中高階層職位對學歷有要求,遂慢慢拉開跟高中生的差距,所謂路遙知馬力。

無可否認,20多年前只要手執一張高級文憑,便可保證收入水平比高中生高一截,明顯是很「划算」的投資。時至今日,「划算」程度漸趨不明顯,甚至需要捱一段時間始看到差距,修讀大專課程者必須更加認清自己的目標,再選擇匹配的路徑和科目,才可望獲得成果。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