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17日

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調查:市民棄公交搭私家車 共乘加劇交通擠塞

共乘平台面世,本是希望以創新科技減少社會閒置資源浪費,但美國近日有研究顯示,目前共乘汽車的實際運作,可能令道路更擠塞。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交通運輸學院最新發表針對美國共享平台的研究報告,指共乘汽車改變人們的日常交通習慣,例如減少乘搭巴士、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踏單車及走路,轉為使用私家車,惟私家車平均每名乘客所佔用的路面,比公共交通工具大得多;研究顯示,若沒有共乘汽車服務,大部分受訪者會減少外出次數。

租車生意大減

Uber、Lyft及滴滴出行等共乘平台,能讓司機在工餘時間,以閒置車輛接載乘客,從中賺取額外收入。該研究推斷,共乘平台推出首5年,全球用戶已超過2.5億人次。惟對城市規劃者而言,由於共乘平台屬創新科技,且不受政府監管,未能全盤掌握共乘交通的有關數據,例如不清楚市民將於何時何地,如何使用召車服務,因此難以跟傳統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協調,並作全面的城市交通規劃。

報告又指這些平台除了搶去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生意,亦令租車公司受壓。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已取消租車公司會籍;其中23%受訪者更稱,他們已改用Uber及Lyft,毋須再租車。

過去支持共乘汽車的意見,多以節約能源、減排溫室氣體、提升私家車乘載率、紓緩道路擠塞為主。曾有研究估算,每增加一輛共乘汽車,就能減少9至13輛私家車在路面行駛。

倡當接駁工具

是次研究團隊認為,若有適當規管及良好溝通,共乘可有效改善交通;相反,假如當地政府、公共交通機構及共乘平台三者之間協作不足,就很難達致智慧城市的理想效果。

報告最後建議,不妨以共乘方式着手改善,或採用更密集的發展模式,以降低每輛車的行駛路程。同時,亦要繼續投資公共交通,並以減價或折扣等方式,鼓勵市民以共乘服務接駁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由前者完全取代後者。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