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7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創業不止一條路

筆者上月寫過〈不瘋魔何以成神〉,提及中外很多「科網神人」的性格都充滿瘋狂特質,包括蘋果喬布斯、Amazon貝索斯,以至中國的阿里巴巴馬雲和樂視賈躍亭。不過,隨即有一位內地科技界朋友「抗議」:「小米雷軍毫不瘋狂,難道他不是『神人』?」事實上,小米與樂視同期冒起,業務也頗為相近;樂視現正水深火熱,小米則蒸蒸日上。而雷軍確屬行內出名的「好好先生」,對外對內毫無脾氣,他也是連環4次創業未嘗一敗的Serial Entrepreneur。莫以成敗論豪傑,但至少顯示創業不是只得瘋狂All-in一條路,穩打穩紮照樣可走出康莊大道。

與樂視同期 小米低調少「黑天鵝」

在樂視被爆出有近160億元人民幣資產遭到凍結的同一日(本周三),市場上其實也有兩宗關於小米的新聞,不過沒太多人留意。其一是小米已跟全球第二大電訊設備商、上世代手機龍頭Nokia達成商務及專利合作協議,包括小米將收購Nokia部分專利,雙方並會合作發展AI、VR、IoT(物聯網)等技術。二是小米與民生銀行(01988)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小米將協助民行推進FinTech、電商、生態鏈等業務。

這兩宗新聞其實沒什麼重要性,加上同一時間有關「樂視被追債」、「《王者榮耀》被狠批」等消息滿天飛,搶盡眼球。假若科網行業是一個朋友圈,小米可能是最不起眼那一位,不像阿里、騰訊、樂視經常成為「風頭躉」。但這也顯示小米甚少遭遇「黑天鵝」,除了每逢推出新機進行「飢渴營銷」之外,很少會登上輿論頭條。

實際上,作為跟樂視同期發跡的公司,小米各項業務正在穩步推進之中。例如其賴以起家的智能手機,根據IDC統計,去年出貨量達4150萬部,較樂視(2000萬部)高出超過一倍,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五,市佔率8.9%,略遜於蘋果的9.6%。

業務財政穩健 估值近3600億

至於樂視最倚重的智能電視業務,小米其實也毫不遜色。在今年618消費節(6月18日),小米的49吋、55吋和65吋智能電視,均獲得天貓平台銷量冠軍,不但達成「大滿貫」,而且總銷量按年激增逾5倍,更加首次在智能電視戰場技術性擊倒(KO)樂視。這在很大程度上因為樂視拖欠供應商貨款, 導致產能受限制,再加上先後停播中超、歐聯、英格蘭足總盃等賽事,令用戶擔心買了電視後「得物無所用」,結果讓小米「冷手執個熱煎堆」。

小米和樂視目前最大分別,固然在於雙方的財務狀況。有別於樂視,小米本身並非上市公司,但其姿態是從不急於上市集資,皆因目前業務已帶來足夠發展的現金流;創辦人雷軍去年曾透露,小米在賬上有逾100億元人民幣現金,並無資金壓力。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上月份發表的報告,小米最新估值達到460億美元(約3588億港元),僅次於Uber(680億美元)和滴滴出行(500億美元),被列為全球第三值錢的「未上市科技公司」。

雷軍現年47歲,比賈躍亭年長5歲,但論創業經驗就不只豐富少許。早於1992年,年僅22歲的雷軍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兩年後赴北京成立金山軟件(03888),現時仍為該公司主席兼大股東。及後在2000年和2006年,雷軍先後創辦電商網站卓越網,以及注資手機瀏覽器UCWEB(兩年後出任董事長)。卓越網一度成為僅次於淘寶網的中國第二大電商網站,後於2004年被Amazon以7500萬美元(當時這是一筆不菲金額)收購,現時改名為亞馬遜中國。至於UCWEB,則在2014年被阿里巴巴以43.5億美元估值全面收購。

雷軍四次創業未嘗一敗

換言之,直到2010年創辦小米,雷軍已是連續第4次以重要角色參與創業,且不說這幾次創業「究竟有幾成功」,但至少沒有一次會被視為失敗。常言道,科網創業失敗率高達95%,那麼雷軍連續4次創業都未嘗失敗,不可說不難得。

有別於大多數「科網神人」,雷軍身上幾乎找不到任何瘋狂特質,在行內出了名是好好先生。每逢業界高層聚會,十次有七次他都會畀面出席,但席間只會微笑、食飯和靜靜聆聽,甚少大發高論或與人激辯,偶爾更充當和事老。一些從金山時代開始跟隨雷軍的親信更表示,數十年來從未見過他發火鬧人,遇到任何事情都只會笑瞇瞇去想辦法處理。假若科網行業也有「好人卡」,雷軍應該收卡收到手軟。

當然,論人論事最忌「馬後炮」及「成敗論豪傑」,儘管現在賈躍亭坎坷而雷軍風光,卻不代表誰比誰更加正確,畢竟大家的路向、目標和際遇各異,何況賈躍亭也不一定不可以鳳凰涅槃。然而,回到文首所說,這至少顯示了科網創業也有很多風格, 不是只得瘋狂All-in這一條路才可達致成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