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2月29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憶曹Sir,論趁勢

余生也晚,大約在10年前,才開始有機會跟曹Sir(曹仁超)交往,雖未趕上他最活躍的時期,卻有幸親炙他把智慧和經驗凝煉而成的醇酒,從中得益良多。在財金界前輩之中,曹Sir可說是對待年輕人最沒有架子的一個,對我們一班「蒸生瓜」的要求幾乎永無托手踭,或許因為他有點像老頑童周伯通,雖然當時已年近耳順,身家過億,但心態上卻愛跟後生仔打成一片。

曹Sir以「金句」見稱,諸如「有智慧不如趁勢」、「止蝕不止賺」等早已深入民心;難得的是,即使在最近幾年,曹Sir已退下前線,本港社會亦出現世代隔閡,他仍繼續有新的「金句」出爐,受到新一代所傳誦,包括「不要被500呎綁住青春」和「『滬港通』污水論」等,可見其作為「金句王」之本色,以及跟年輕人心態之貼近。

金句被誤解 非勸人不買樓

不過,「金句」的好處是易於記憶和傳播,壞處卻是很容易被斷章取義,以致誤解和扭曲。例如曹Sir近年最被誤解的一句話,可能正是「不要被500呎綁住青春」,這句話一般被解讀為勸香港年輕一代不要吃力追求買樓,特別引起很多「拒做樓奴主義者」共鳴,甚至進一步引申:「看,就連曹Sir這麼有智慧、身家這麼厚的過來人,都勸我們別買樓,可見現時只有傻仔才會做樓奴。」

然而,大家似乎忽略了,曹Sir去年5月在接受訪問時,前文後理的意思是勸告年輕人要有大志,切莫「人生唯一目標,就只是擁有一個500呎的單位」。其後於去年10月,他接受另一媒體訪問,進一步完整地表達:「年輕人的志願可以大一點嗎?為什麼只希望一個500呎,而不是要整條街都買下?」換言之,曹Sir不是勸年輕人別買樓,而是不可胸無大志,把世界侷促於500呎的細單位之內,要買就「買整條街」。

上流階梯隨時代變化

事實上,曹Sir雖擅於搵錢,並自言年少時飽受貧窮之苦,因而永遠對金錢饑渴(hungry)和貪婪(greedy),但他看待財富一直很清醒,沒把金錢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而只是讓家人安穩生活的工具。他也說過:「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非金錢能買的。例如子女對自己的尊重、家人的關懷、自由自在的感覺等。」

另外,在去年12月另一個訪問中, 曹Sir表示在過去數十年,香港樓價以倍數急升,有產階級樂得水漲船高,然而他認為這輪資產急劇升值的浪潮已完結,因此「年輕市民如要向上流動,依靠樓產升值並非明智之舉」。他的意思亦並非勸年輕人別置業,而只是不可再像過往數十年般,依賴樓產升值作為向上流動的終南捷徑。

我們不妨設身處地,代入曹Sir成長和發跡的時期,即七十至九十年代,當時香港經濟起飛,人口和財富都快速增長,土地和房屋的增速卻相對緩慢,樓價自然以倍數上升,買樓致富成為大部分香港人「向上流」的捷徑,相反若沒「上車」、或買得少,就難免會落後,高下分明。曹Sir對樓市周期做過深入研究,發現全球任何大城市的樓價爆發期,通常持續24至27年,例如香港樓價由七十年代初升到1997年,呎價由100元升至6000元,升幅60倍,任何人若錯過這波升浪,就很難不跑輸。

可是,即使在爆發期結束後,亦不代表樓市從此失去吸引力、只會長期停滯或走下坡。例如由2003年至2015年,香港樓價觸底反彈,加上自由行效應,展開另一波為時12年的大牛市,呎價由3000元升至逾萬元,亦讓大批人致富、向上流,錯過者也淪為輸家。

關鍵在資產配置

曹Sir投資智慧的核心,筆者認為可歸結於其金句「有智慧不如趁勢」(故他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吃力地用普通話不斷強調「最緊要睇住個C」),即是掌握不同資產的周期,從而部署asset allocation。綜觀曹Sir一生的投資歷程, 他在每段長時期(7年或以上),只會集中押重注於一兩類資產,例如七十至九十年代瞓身香港股市和樓市;1997年後轉戰歐美樓市,買入十多個單位;千禧年則大手掃入接近1000兩黃金(後在2006年沽出,獲利逾倍);直到近年就精選美國和內地的科網股。

因此若然「論勢」,香港樓價由2003年升至2015年,近月已見頂轉勢,樓市當然不再是眼下最值得押重注配置的資產,但這不代表香港年輕人「永不應再考慮買樓」。正如曹Sir在同一個訪問中也預計,下一個買樓時機可能在2020年出現,所以他建議年輕人可先租樓住,待時機到了才出手置業。至於所謂「不要被500呎綁住青春」,其實跟買樓與否無關,皆因人生在世除非瞓街,總要有瓦遮頭,不論供樓抑或交租,同樣是「樓奴」,買或租只視乎「勢」之所向而已。

或曰,未來幾年若不買樓,那麼應該捕捉的「勢」將出現在哪些資產?對這問題,曹Sir當然不能為我們預告,恐怕他在天上也只會笑說一句「木宰羊」。我們只能運用他在塵世間留下的智慧和經驗,各自因應本身的條件,在新時代尋找答案。

高天佑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