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2月27日

吳承禧 教育講論

不應拿錢誘導青年人創業(上)

青年實現創業夢應以知識為舵,在踏入社會前做好生涯規劃。政府應慎用金錢誘使下一代「向上流」,以免適得其反。金錢猶如水,常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在青少年教育和發展上着墨不少,強調了「生涯規劃」和撥出3億元成立「青年發展基金」,幫助青年人創業。作為青年人中一分子,起初確有共鳴,但細想一番,究竟怎樣才能真正為自己的未來作規劃,就業?創業?守業?還是授業?

環顧今天的香港,我們青年人真的要政府為我們「向上流」伸出援手嗎?未來的我們真的需要向政府「拿錢」創業?

我現年二十四歲,十八歲那年隻身從內地考到香港讀大學,從一名會計系學生,再到港大教育學院修讀青年研究碩士學位,研究創業教育。

八十年代父親眼見國營企業官僚腐敗,便脫離「單位」,靠積蓄一手創業,即使當時很多人看不起「個體戶」也堅持闖出自己的路。我小時候也時常到家中的獨資印刷舖幫忙,再到大學接受教育。

當時大學學費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錢,機會則是自己爭取回來的,將來的路也應由自己闖出來,參與社會的運作,做一名明辨慎思的世界公民。

環顧今天的香港,我們青年人真的要政府為我們「向上流」伸出援手嗎?未來的我們真的需要向政府「拿錢」創業?

創業講求的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並且配備企業家勇氣和探索精神。

失敗乃是成功之母

今天一個又一個的成功的企業家,又有誰沒有失敗過的?喬布斯創立蘋果電腦後同樣經歷低谷,甚至被自己創立的公司掃出門。

「創業容易守業難」,有哪位企業家不是在市場裏面浮沉打拚?哪位企業家沒有失敗過的?企業家們每每經歷長時間的辛酸磨鍊,堅守着信念,才換來成功的喜悅。因此年輕人在創業前,先要明白自由市場中優勝劣汰乃世事常態,不必抱怨,為自己負責,並且要為失敗做足準備。

失敗比成功來得更快更易。創業教育可謂是一門極其跨學科(Interdisciplinary)的啟蒙教育。創業教育強調年輕人對於未來的生涯規劃(Life planning),青年如何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角色,必須應付社會上的需求和帶着勇氣走進市場。

師友計劃值得重視

如若青年人只是基於課本的知識,是難以培養對市場的觸覺和應對風險的準備,因此邀請企業家參與「師友計劃」確實可拓寬青少年的視野。往後,青年人如能帶上過來人的經驗,主動地用創業實踐自己學識,是一個自然生成的過程,榮光應歸青年人。但是政府或學術機構若以「有形的手」,參與投資,插手商業運作,實屬不當。

相反,成立的「青年發展基金」可以集合資源,資助教育機構或非政府組織給青少年提供創業教育的培訓,做足夠的先導工作,為「生涯規劃」和「未來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才可避免「朝種樹,晚鋸板」的情況發生。

創業可以是一代人的事,然而將創業精神傳承下去,則是一代傳一代的教育。

一曲《獅子山下》將香港人勤奮拚搏的精神娓娓道來。事實上,香港的這份獅子山精神也感染從內地來香港求學的學子,只要願意付出,就能出人頭地。香港歷來最年輕的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先生,來自草根家庭,其父親黃鑑烈六十年代就在灣仔創業,在街頭售賣雪糕。然而其踏實和辛勤折射出的兒子對學習的熱忱,黃仁龍最終為民請命,為守護香港的司法體制出力,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此乃守業之美。創業說的不只是一門生意,亦難以一時半刻衡量其社會價值。創業教育工作者則需要發掘創業者的背後的故事,這種故事是激勵下一代勇敢開拓重要基石。百年來,香港人在獅子山下艱辛地建立了這個自由法治的社會,亦正因此吸引着很多海內外青年人來到香港尋夢,香港人勤奮拚搏和勇於開拓的創業精神,理應一代傳一代,惠及本地及外地的青年人。

下周五續刊下篇

撰文:吳承禧

香港青年創業智庫總監

香港大學青年創業學院總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