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月2日

曾劍華 寰宇遊蹤

極地爬冰川

去極地旅遊不外乎到南極觀企鵝,或12月到聖誕老人村體驗拉雪橇、坐雪上摩托車。自問鍾情大自然浩瀚,喜歡接觸野生生態,所以參加了乘遊輪近距離賞冰川、爬冰川的活動。在香港只有一間旅行社才有這類安排,團費要港幣十多萬至二十萬。就算到北歐等地報名,都要預早預訂行程,否則像我上次飛到挪威後因旅行團爆滿,要等即時團位,最後因沒法成團要多付雙倍價錢才成行。無論選擇去極地參與什麼活動都不能即興。

參與這類活動至少要十多天,倘若沒準備,難於應付變幻莫測的天氣:例如夏季出發,幾乎二十四小時都是白晝,完全打亂生理時鐘,沒意識睡覺;若是冬天出發天氣特別潮濕,寒冷得要命。再者行程上,每天都有不同學者安排不同課堂,讓大家認識極地上的一切,所以少點體力也不行。

一堆極地裝備

此外,要添置一些裝備。尤其是攝影發燒友的你更需要攜帶「大炮」、「長火」、50mm以下的廣角鏡、Macro微距攝影鏡頭等。最好有部超高速連拍功能的相機,每秒可拍出三十張影像;以及備有靜音連拍模式、高畫素和高速快門,這樣便不會因相機拍照的聲音嚇走極地動物,亦隨時可秒殺瞬間飛過的北極鷗。提提大家要買大量暖包,這不是用來保暖自己,是保暖相機和電池。要知道在低溫的情況下,電池耗電速度特別快,加上相機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實在很易凍壞「死火」,所以保護相機十分重要。記得多帶塑膠袋或防水物料的袋子,防止相機濺濕。至於身上的禦寒衣物、潤膚膏與藥物該不用我提醒吧。

去到挪威後先把大量資訊填入腦袋,專門研究極地地理及冰川學者Barbara解說冰川是由很多冰塊堆積而成的流動固體,並依據冰川形態可分為幾大類,最常看到是由多條山谷冰川相互連接而成的……然後再講一些極地生態系統,冰川年輪像樹輪一樣,可透過紋理測定出年齡來等等。一輪課堂後,終於下海乘橡皮艇登上北緯七十八度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 Islands)北側的冰山Lilliehook Fjord。

沿途環抱形狀不規則的浮冰,厚達幾米,呈透明藍。偶爾看到有海獅探頭出海面,可惜來不及拿相機拍照。踏上由冰川形成的峽灣卻是一片灰黑。聽說用冰斧鑿開,可看到沉澱千萬年的純淨藍色,只可惜手上沒工具測試。就算有工具,相信學者也不允許我這樣破壞生態。回過頭來,留意到生長在石面上的地衣,形狀十足宮崎駿動畫裏頭的植物。根據專門研究極地植物的學者Francis分享,極地不適合樹木生長,於是形成了苔原地帶(The Arctic Tundra),而地衣就是唯一能在極地石面上生長的生物,一般都要花上十多年時間才長出約五毫米,所以大家都視地衣為監測空氣質素的指標,還提醒大家不要踐踏地衣。

由於我太專心聽學者探討極地野生動物,了解頭頂飛過的北極燕鷗(Arctic tern);在海岸邊帶着一班仔女走過的白頰黑雁(Barnacle goose);或是在崖上聚居地住了一群北極鷗(Larus hyperboreus)等,完全沒在意距離身旁十多米的位置站了一頭斯瓦爾巴馴鹿(Svalbard reindeer)。當我發現時,馴鹿隨即閃身跑到老遠處。

領略自然浩瀚

極地動物豈只有馴鹿,最令我嚇破膽的是不小心走進暴雪鸌(Fulmarus glacialis)的地頭,於是被牠連環追擊,使我狼狽不堪。牠張開翅膀比我身形還要大,加上四周空曠,完全沒法躲起來,於是整個逃跑的過程被團友拍下來。事後學者說暴雪鸌可能認為我是來偷幼鳥,於是起勢追擊。拾回命子繼續前往,愈來愈接近頂端,地面亦由灰黑變成全白,極地動物也愈來愈少。

踏在幾十米厚的冰層面上,要小心翼翼,不然容易滑倒。在冰面行走時有點技巧,若你天資聰敏,可理解為已故天王Michael Jackson的「月球漫步」,彎下身來,靠手來固定身體,就會平穩一點。經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冰瀑,攀過坡度約四十度的冰台,整個身體差不多要貼近地來爬行。老實說這只算是初階,起碼未用上全套裝備連冰爪及防水手套。

冰台上有個冰洞,藍得出奇,Barbara解說是經過萬年礦物質積壓形成,冰川經常處於消融狀態,又有大量冰湧沖刷,形成了獨特的現象。當光在水滴內被折射後,我們肉眼便看到這樣的藍。但不是每個冰洞都可以深入內裏探究,那怕踩空了就像早前有人挑戰喜馬拉雅山而墜入冰縫頑強求生的報道。除非學者認為冰洞結構安全,否則不要為拍靚相而下去冒險。

回程到挪威再挑戰Briksdal glacier踩冰面,這趟要出動釘鞋、冰釘、冰爪等攀爬物品。路上危機四伏,必須跟着學者沿河床峽谷往上爬,兩手捉緊繫在腰間的繩索一步一步走,真的沒空閒可以舉起相機記錄四周景致。在經驗豐富的領隊指導下到達冰川頂,頂上不平坦,有許多冰縫,有的不過幾厘米,有的留下一條幾米闊的通道,有的可藏一個人──但千萬不要輕視,因為冰縫下的空間可能深達幾百米。開路後,我們一個個潛入冰洞體驗。空間雖狹窄,採光度不高,但透出的藍猶如寶石光焰般令人印象深刻。友人聲稱體力消耗大,走一趟可瘦身;有人自製天然「刨冰」,試一口味道清淡。而我就很享受看着冰面上的紋理和一串串印有自己腳印的雪面。

行程幾乎要了我命,一時被極地動物攻擊,一時又要有超好體力攀爬,不過最後當看到美到讓人窒息的畫面,就叫我要堅持、堅持、再堅持。看來,縱使行過死亡陰谷,我也必不害怕,因我信自己任何困苦都能爬過了。

旅遊資訊

簽證:到訪北極的旅行團多於北歐國家起行成團,故需此等國家的有效簽證。而北歐國家多屬神根區,持香港特區護照或BNO人士前往這些國家多可免簽證逗留三個月。

交通:多先到挪威等北歐國家,再乘破冰船前往北極。

撰文、攝影 : 曾劍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