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2月5日

梁廣泉醫生 國手開講

轉移性腎癌與治療方案

腎癌在本港的個案數字相對較少(根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2011年本港的腎癌新症有五百四十五宗);早期腎癌徵狀不明顯,容易被人忽略而延誤治療,及至癌細胞出現轉移導致周邊器官受影響時,中至晚期才求醫,令治療難度增加。

人體中的兩個腎臟,通常在其中一個有功能問題下,另一邊腎臟仍能繼續運作,令身體機能不致受影響。因此早期腎癌患者可能完全不察覺癌症迹象,但及後患者可能出現血尿(有別於腎炎、腎石或尿路感染導致的血尿,排尿時無痛楚感覺)、骨痛、氣促、咳血等徵狀時,可能代表癌細胞已在腎臟非常活躍,甚已轉移至周邊或遠端器官組織,如肺部、骨骼、大腸等,導致有關徵狀。

有研究發現,本港腎癌個案中,約32%屬第一至二期(即早期腎癌),其餘大部分則為中晚期病情,即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癌細胞轉移。主診醫生在處理腎癌個案時,會透過臨床的風險評估檢查如血液測試(檢驗血鈣及血色素等)及造影檢查等,了解病情的嚴重程度,安排合適的治療。

若癌細胞只局限在腎臟,未擴散至其他部位,可利用傳統或微創手術但要視乎病況決定;若癌細胞已出現轉移,單靠手術已無法有效控制癌細胞。過往,醫生處理這類轉移性腎癌時,只能使用標準的化療或放射治療等,但治療副作用大,療效卻不理想。

及至2005年起,醫學界陸續引入針對性的擴散性腎癌標靶治療,根據腎癌個案的腫瘤基因特性,處方相關的標靶藥物,若發現治療逐漸出現抗藥性或失效,會再安排患者使用二線的標靶治療,以延續治療效果。

舉例,現行一線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的TKI口服多重標靶藥物,透過抑制腫瘤血管新生,來控制癌細胞生長及增生,當開始出現抗藥性時,醫生可按需要轉用第二線標靶藥物︰mTOR抑制劑,同時抑制癌細胞的存活、生長、複製及代謝,達到延長腫瘤無惡化存活期的效果,副作用亦相對較溫和,對維持患者的生活質素,亦有所幫助。

作者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逢周五刊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