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8月18日

潘天惠 校長訪談

呂明才中學校長 以校為家守護者

她原本沒想過進入教育界,是教育界找到了她;她離開了女拔萃,又回到女拔萃,把女孩子的最美年華都奉獻給女拔萃。2011年,她再一次闊別母校,離開了一個熟悉的老地方,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聖公會呂明才中學(下稱呂明才)出任校長,殊不知原來二十年前曾經與此地結緣。

命運在翻牆,未必每次都是百分百自主,但每次翻牆都是環環相扣,也許是命運選中你,也許是你選擇命運。張淑儀校長天生孩子臉,說話卻充滿智慧,她處事認真、黑白分明、反對婚前性行為,住在校長宿舍,全天候守護校舍,星期一至星期七,向學生調配日夜配方。原來今日之別,確實是為了他朝的重逢。

位於瀑布灣華富邨的呂明才,剛好屹立在中小學群的盡頭,相對幽靜,空氣良好,西北方對着超級豪宅,部分班房望向蔚藍大海,景不醉人人自醉。1973年呂明才創校時,須借用聖雅各小學的天台授課,兩年後遷入現址,而建於1992年的香港聖公會聖提摩太堂,既為南區市民服務,亦為區內聖公會院校服務,如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聖公會田灣始南小學及聖保羅書院小學等。

「雖然學校歷史超過四十年,我才是第四任校長,下一學年踏入第四年。」訪問伊始,張淑儀校長略為緊張,語速極高,記者彷彿回到校園時一秒都不能少的抄筆記年代,怕動作慢一點也跟不上課堂進度,「我們是基督教學校,主要核心價值都是跟隨基督教的信、望、愛、恩,圍繞着四大價值,每年校方再設定方向和目標,例如今年就是Believe、Become、Belong、Build Up,最主要是教學生用愛與別人溝通。」

對於今年文憑試,有考生未開考已失眠,調查指近兩成學生自評壓力「爆煲」,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便執教通識的張校長,趁此機會呼籲同學應冷靜分析形勢,不要人云亦云,「新高中改制後,競爭是否比之前大?我覺得某些壓力是傳媒和社會營造出來,以前,不過是先在中五篩走了一班學生,再在預科決生死,因此現在分母大了,看上去便覺得升大學率下降了。」

親自參與信心之跳

分析力超強的張校長見解獨到,果然是教通識出身。「我經常同學生說,大學學位根本沒減少,客觀而言,我的年代競爭更大,當時還未有八大院校……一方面我們要為學生減壓,另一方面要令他們明白,凡事總有競爭,但難度是否比以前更加大,是否要覺得自己生不逢時呢?我覺得沒這必要。只要自己努力過,就不須後悔。」捨不得放下教鞭的張校長,第一年空降呂明才時,依然走進班房教書,奈何後來時間兼顧不了。

學校改變不了整個社會氛圍,中學生再也無法中途離隊,如何在六年裏保持學生的奮鬥心已成全港中學的難題,張校長說:「我校會盡早給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看見未來的路,找到目標便要堅持下去,比如說我們近幾年在中五開學前舉辦一日營,進行地獄特訓,那個『信心之跳』,我會在高台跌下來,由學生接實我,我會對同學說,我對你們每個都有信心。」

「完成一日營後,同學的態度未必會一下子改變,但師生關係和朋輩關係肯定更進一步,尤其是學生有時會借機會向老師道歉,之後也有社工跟進。」哪怕這年頭愈來愈多人說,師生關係變質,老師們為了保飯碗,甚至買老闆(學生)怕,但在張校長眼中,教育工作絕對是神聖的職業,「無論在校內校外,老師應該成為生命的指導者,成為學生的榜樣,師兄師姐傳授過來人的心得,連工友也能生命影響生命,像我們的工友剛剛獲頒十五年長期服務獎,他上台時,全部人起哄鼓掌,可能許多學生被那工友訓斥過,但知對方出於好意,不會放在心上」。

「學校是一個有愛的地方,任務是帶領同學去自己摸索生命,製造不同機會,像之前一個展覽,有外國人問我們的畫作賣不賣,對學生便是一大鼓舞。」張校長是虔誠基督徒,大學時主修英文,除了入行頭六七年教英文外,餘下時間均主攻宗教和通識科。「我是首次擔任校長,這幾年深深感受到同學的變化,像二百多人一起參與英文音樂劇,今年的劇本更由學生自己撰寫,故事講述一個年輕人受到生命中的拉扯,而幫助他成長的人正是老師,我看到時很感動,但我們沒有叫他們這樣演,其實他們是做得到,以往只是沒機會而已。」

告誡女生嚴守貞操

自認個性不適合從商,張校長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務員,後來重返校園修讀碩士,當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時,「上面」給她打開了一扇門,「讀英文系的學生,通常出來都是教書,反而自己當初沒想過,記得返聖公會時,一位牧師讓我們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自己宛如聽到上帝的呼喚,覺得要去傳福音,但傳福音不一定要做牧師。」

後來,「那廣告」主動找上門。「本來是我弟弟想做老師,我們不是經常看那報章,只是當時較多教育招聘廣告,恰巧給我見到母校拔萃女書院(DGS)請人。」那年頭,老師進入了傳統名校後,轉校的機會微乎其微,以致空缺稀少,「心想,那是百年難得的機遇,DGS一向好少老師離職,哈,考慮到做老師也可傳福音,我就寄信去試一試,見完校長後,才知原來是教過我的宗教科老師退休,就這樣回到母校展開老師生涯。」

「當時我刻意任教初中每一班的宗教科,謹記他們的名字,就算升上高中未必再教他們也能叫得出名,同學也感到驚奇;其實,我教的宗教和通識都是學生最不喜歡的科目。」聽校長一席話,記者不禁大笑一聲。

「因為學生覺得虛無縹緲,沒辦法背誦標準答案,卻正正是這兩科讓我有時間同他們進行生命交流,最初上通識堂個個叫苦連天,但他們大學畢業後回來就話『好彩當年揀了通識,寫論文容易得多』,原來,老師與學生一起等待收成……而且我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老師,有時會打個大交叉,今天與他們見面,也會拿出來說笑。」

老師作為學生的榜樣,張校長重申其價值觀:「我會很清晰告訴她們,婚前不應該發生性行為,女性的貞操非常重要,一生人只有一次,所以我經常對他們說,到你們亭亭玉立,誘惑出現時,我的樣子就會在你們的腦海團團轉,個個都記得我這句話,加上我的髮型十年如一日,活像她們學生時代的標記。」

以老師身份傳福音

提到身為老師的楷模,張校長自言從自己的老師身上獲益匪淺,「今日的我,見到昨日的老師,記得舊日的班主任幫了我很多,當時爸爸中風,班主任特別告訴了某位老師,原來那老師的丈夫就是醫院的腦科醫生,那醫生幫了我們很多;又記得自己在隨筆寫時把自身的經歷寫進去,說自己在家中做手工幫補家計,老師知道後,之後每年都有點獎學金,發覺到老師們往往是默默地在背後為你做事,但從不周街唱,他們的善行對我影響很深。」

「還有一次是正值校長退休,同學一起籌備音樂劇,我原來沒份,但忽然被音樂老師拉進去,要我飾演一個男性角色,即使我本身不在合唱團,卻能擔正主力,令我明白原來老師信任學生很重要,信他們做得到,他們就做得到。」

命運在翻牆,翻牆之前,你永遠不知牆後的風景,原來那句「今日的離別是為了今後的重逢」,絕非穿鑿附會。「1992年,我已來過呂明才(聖公會聖提摩太堂),二十多年後有力量再把帶我回來。」張校長憶述尚未踏入校長生涯前的舊事:「我是一個死硬派DGS人,學生震驚我的決定,連我自己也沒想過離開一個如此熟悉的地方,但感受到上帝再一次感召,學生也理解我為何要去另一個地方傳福音。」來到一個似曾相識的新地方,張校長適應無難度,更在第二年起以校為家,起居飲食都在校內進行,「星期一至星期七都見到我,因為我住在校長宿社。」

不過,每當打風下雨,位於天台的校長宿舍往往受到正面吹襲,「初住進來時,正值九號風球,閃雷交加,狂風暴雨……後來習慣了就沒什麼大不了,其實住在這兒能認識許多不同品種的飛蛾、蝴蝶,也是樂事,但後來加了網,主要擋住下雨天時大量的飛蟻。」

「住在宿舍的好處是省掉許多上班下班時間,現在我與丈夫一起住,而且又會帶學生上去宿舍,我們會舉辦祈禱會和大食會,告訴他們那不是我的私人地方。」把工作化為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人人做得到,張校長年終無休,全天候服務學生,儼如學校的守護者。

撰文︰潘天惠

攝影︰郭錫榮

[email protected]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