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2年12月27日

陳家駒 樂韻悠揚

魔力雙簧管

四大木管樂器,有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和巴松管,長笛飄逸輕巧因而流行;巴松僻寡笨拙故冷門,這不難理解;但雙簧管這件古老樂器,既有不少獨奏作品或篇章,又常用於樂團,反鮮為人所談及,替其不值。上月下旬城市室樂團與當今頂級雙簧管演奏家、巴黎室樂團駐團藝術家的勒樂(François Leleux),演奏兩首雙簧管的主要作品,躬逢其盛,當不容有失。

屬於意大利作曲家鮑凱利尼期內的喜歌劇作家奇馬羅薩(D. Cimarosa),其四首鍵盤奏鳴曲,上世紀獲改編為《C小調雙簧管協奏曲》,四樂章結構,全曲約十分鐘。〈引子〉哀怨纏綿,音型突出,又巧妙地與樂團對答着。第三樂章〈西西里舞曲〉雙簧管從之前的跳躍轉變為典雅瑰麗,直至終章〈快板〉的歡愉氣氛。勒樂的吹奏富立體感,造句清晰,不時順勢向上方左右吹擺雙簧管,像要攪拌廳內的抒情音節,又或是對着觀眾引吭高歌。室樂團在二十人小型編制下,突顯了雙簧管在這首協奏曲內的領導地位。

音感幽怨懷舊抒情

可能以為雙簧管與單簧管接近,其實它們屬於兩個樂器家族,前者成員還有英國管、巴松管和低音巴松管(contrabasson);後者還有巴塞管(basset horn)、色士風、低音單簧管等。雙簧管吹嘴除了用上兩塊簧片外,其圓錐形管腔與單簧管圓柱形管腔截然不同。雙簧管是非移調樂器,本身屬C調,音域僅約二個半八度,但音感幽怨且懷古、貴氣而抒情、富田園氣息之餘同時具有魔攝力和穿透力。因簧片間空隙纖窄,管腔細小,入氣不需多,但講求呼吸控制,對吹奏者有一定適能要求,故紅面脹腮都是吹奏雙簧管的嘜頭。其穩定而響聽的A音,往往是樂團演奏前作調音之用(中音C之上的A定為440Hz,但亦有不少樂團定為442或443)。

另一首雙簧管專屬曲目,是史特勞斯的晚期作品《D大調雙簧管協奏曲》Op.144,雖用上較大型編制,但相比他的交響音詩和歌劇,則顯得非常節約,管樂部分只有長笛、圓號、單簧管、巴松管各兩支,再加一支英國管而已,以快——慢——快的三樂章古典曲式寫,此曲在1946年首演,是作曲家最優秀作品之一。勒樂於首樂章〈中庸的快板〉奏出長長的樂句,晃着前軀跟長笛和單簧管對答,連綿不斷的主題音型,對演奏者來說雖然充滿挑戰,勒樂也都娓娓道來,透着陣陣古樸之風。

跳躍功架鋒芒畢露

雙簧管在次樂章〈行板〉充滿沉思氣氛, 帶點輓歌的神色,似是自我訴說,偶爾又讓樂團交織着首樂章的主題,結尾華彩段的長長樂句,讓獨奏家就此把樂章結束。帶點歌劇面貌的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樂勒在中段的獨奏,顯露靈巧音區轉移、音符跳躍的功架,鋒芒掩蓋了開始漸入佳境的樂團演奏。

十八歲時已出任巴黎歌劇樂團雙簧管首席的勒樂,沒有冷待觀眾熱烈的掌聲,他以格魯克(C. Gluck)一首源自歌劇的插段曲(entr'acte)《受佑精靈之舞》,回饋觀眾的熱忱。此詠嘆調雖僅三分鐘,但勒樂營造的抒情浪漫境界,絕不讓原為長笛獨奏所專美。

一場台上台下也不算「壚冚」的音樂會,除了既重新認識史特勞斯,又新相識奇瑪羅薩兩位相隔百年的作曲家外,也讓雙簧管這件已在樂團裏默默貢獻了四百多年、擔當着木管樂高音首席的「古老」樂器,在勒樂手口之中再次套上光環。其實打從勒曼、巴赫、韓德爾、莫扎特,近至弗漢威廉士、亨德密特、普朗克、布列頓等,皆有寫給雙簧管的專演曲目,而且為數不少,但對比長笛、單簧管、色士風、乃至直笛(recorder),雙簧管的追隨者明顯較少,未知是否與其價格高昂有關。查一支「入門級」的雙簧管索價萬多港元,是長笛或單簧管的四五倍,名牌的進階型號更要4、5萬元以上,加上呼吸技巧和體能的要求,或多或少降低了莘莘學子和家長的選擇意欲(但年前筆者倒從一位傳統學校小四學生家長口中,得知孩子「獲邀」在校學習雙簧管)!會否因此也影響了觀眾對雙簧管作品的興趣,就不得而知。只希望勒樂這類大師級的演奏家,像其魔力攝人的音色那樣,連綿不斷,陸續有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