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4日

張綺霞 訪談錄

中醫師張琛詳解抗疫藥方

疫情嚴峻,人人自危,醫護壓力爆煲,不少中醫機構推出義診或派藥,有多間中醫診所的德善醫療集團創辦人、註冊中醫張琛(Michelle)就領頭製作抗疫藥方,與社福機構合作派發予有需要人士。

網傳一些有效的中成藥,雖然也有人指實際效用不大,但仍到處見人龍在排隊購買。張琛希望市民能持平地看待中藥的功能,不要輕易否定,但也不要迷信吃某種藥物一定能痊癒。她只期望政府可多聽中醫界的聲音,牽頭帶領本地中醫參與抗疫。「為何不成立一個中醫的專責小組,集合大學、學會、私人執業者的力量一起參與?大家都是等政府呼喚和統籌。」

張琛和團隊製作的5000劑抗疫中藥,已陸續透過保良局、東華三院、仁濟醫院、榕光社、九龍樂善堂及北河同行等送出。決定做這件事時,每天的案例不超過1000宗,隨後則是幾何級的倍增,落手做後,她才發現社區需求愈來愈大。她嘆道:「政府不能在抗疫早期就調動資源去抵抗,隨後要付出的代價將更大。」

她認為,社會多關注西醫如何幫忙抗疫,卻忽略了中醫的角色,令中醫業界感覺憤怒和無奈。「為何不及早集合中醫力量,幫助醫治社區的隱形傳播者?」

決定捐出藥包後,有不少機構也加入網上義診行列,她認為企業有一定的領頭作用。「雖然疫情期間,如何確保團隊人員不受感染已很忙碌,但不能說自己有困難就不理會其他人。」

派發兩種藥

這次分發的藥方有兩種,其一是「銀翹抗炎方」,主要是預防疾病或輕症患者適用。「這是改編自中醫經典的溫病學說,將銀翹散加上桑菊飲,再作加減,銀花、連翹有清熱解毒、退熱的功能,桑葉、杏仁有止咳化痰作用,板藍根有抗病毒功效,也加入了保護腸胃的藥。我看到小朋友感染後常會嘔吐,甚至因此窒息離世,覺得很可惜和難過,於是根據新冠肺炎病人的一些常見症狀設計此方,如果家中有人確診,而自己仍未有症狀或症狀輕微,都可飲用此方。」

如果確診後症狀嚴重,則要服用更多清肺解毒藥物,因此她設計了另一條「清肺解毒方」,在前一條方的基礎上加了一些魚腥草、蛇舌草等,她表示,集團診所早在2月初開始作網上視診及送藥上門,處理過的臨床病人中,大概服藥四五天,已經緩解大部分症狀,甚至從陽轉陰。她指出,覺得喉嚨乾、口和鼻有點熱、發熱、咳嗽、黃痰等初期到中期症狀,才適合服食此藥方。如果症狀更嚴重,應立刻到醫院求醫。

至於坊間瘋搶的連花清瘟膠囊,她認為有一定作用,因為裏面有清熱解毒的成份,但每個人體質不同,效果因人而異,最好是請教中醫師。「如果是寒底,可能要吃少一點,或是煲多些薑水保護脾胃,如果是熱底,可能要加重一點份量。如果使用得當是有效的。」她指出,中國做過研究,發現連花清瘟飲治療輕症有效,有些人吃了會肚瀉,是正常反應,因為裏面有清腸胃的藥,如果無法承受肚瀉太多次,則需要其他中藥配搭服用。至於其他即沖涼茶,她表示只能對輕微症狀有效。「涼茶是預防普通和輕微的感冒,不是針對瘟病。」

這次有派發抗疫藥包的想法,主要是病人向她求救,說家中老人感染後留在家中很無助,希望能送藥紓緩症狀,她想到,不如發起贈醫施藥活動。於是帶領團隊採購藥材和熬製藥方,然後親身和團隊到社區派發中藥、測試劑、飯券等。同時在朋友牽線下聯絡服務獨居老人和基層市民的社福機構,希望它們能幫忙分發。這些機構接觸的受助者或旗下老人院都有確診案例,因此全都很樂意幫忙。「可說是一呼百應」。

他們目標為派發5000劑中藥、惠及過千人,她又在網站公開藥方,並設立免費熱線,由中醫師解答服用抗疫藥包的問題,總計成本大約為五六十萬元。如今不同企業和大學都提供義診服務,但她感嘆,能力始終有限,仍有很多人得不到醫治。「治療是刻不容緩。作為私人企業,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25歲讀港大

今天帶領一個龐大中醫集團的張琛,其實小時候對前路沒有什麼想法,中學畢業後從事行政和文書工作數年,感到十分迷惘,後來認識一些治好不少人的中醫,想到自己家中也有中醫背景,開始想了解更多。她母親家族中一些祖輩曾在上海開設醫館,是御醫的入室弟子,頗有名氣,但到媽媽那代碰上文化大革命,沒有人再行醫。為了避禍,祖輩行醫的藥方和古籍很多都散失,但家中一向愛用古法治療,孩子生病就拔罐、刮痧等,很少看西醫,潛移默化中培養了興趣。

碰巧當時政府提出中藥港概念,她認為這範疇有發展前景,於是在1999年、25歲時考入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修讀中醫課程。家中環境不佳,學費不便宜,在第二年修讀時,她已兼職做中醫助手,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畢業後很快就開設自己的診所,不久已上軌道,並請其他醫師幫忙,後來分店愈來愈多,最後發展成一個醫療集團。

她曾幫助不少癌症和婦科病人,當中不乏名人和藝人。她表示,在癌症治療道路上,中醫可減低副作用,並讓西藥療效更好。中藥也有不少抗癌藥物,例如提升免疫力的健脾益氣藥,幫助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的活血化瘀藥,抑制癌細胞的清熱解毒藥,可因應病人情況加減。而婦科問題方面,求診的多是懷孕失敗或有良性腫瘤。「中藥能調節內分泌,而婦科病大部分都是情緒和生活習慣問題。中醫常會尋找病因,是飲食、情緒還是遺傳,再針對這些問題解決,就可以斷尾。」

張琛行醫時,幫病人都是單對單,那時她認為做好自己和用心診症就可以,但營運一個集團不同,要思考如何將個人經驗推廣開去。「我三十幾歲時,每天門診量已超過100人,開始思考,有天我年紀大了應付不來怎辦?因此很想將心得傳開去。」

此外,她也想透過集團做一些能影響社會的事。「就如這次捐贈,要在短時間內執數千劑藥,甚至要煲,一間診所無法做到。」作為女性企業家,她笑言比做醫師辛苦多了,「在如此艱難的時候,確保每個員工都有飯食是很不容易的。但我選了這條路,只有繼續努力。」

回顧創業路,她自言犯過不少錯誤,「醫師是很難管的,他們都是專業人士,要令他們合作,需要製造一個更好的平台。」站穩陣腳後,她認為企業應負上社會責任,因此到廣東山區興建小學,不時跟本地社福機構合作義診、派發物資等。

她自言是個工作狂,管理企業之餘也看門診,但愈忙愈會騰出時間讓自己靜下來,因此沒有太大身體毛病。她指出,致病有兩大因素,第一個是食,她從1998年開始吃全素,減少吸收肉類中的毒素,另一個是心靈,「每個人心中都有很多事情煩擾,要懂得抽離,找回自己的清淨心,找回真我的狀態,我多寫書法、打坐等,幫助情緒維持平靜,就算忙,也不會心煩。」

她指出,在疫情期間更要保持心理健康,心不煩,休息好,病毒就不容易入侵。雖然抗疫壓力巨大,身邊的人陸續中招,難免覺得恐懼,但她勸勉港人不要絕望:「香港曾經歷大大小小的災難,一切總會過去。」

 

張琛(Michelle)小檔案

出生年份:1974

出生地點:中國上海

學歷:香港中文大學中藥及草藥學理學碩士、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

職銜:德善醫療集團創辦人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