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26日

張綺霞 訪談錄

德國城市規劃師 留住香港戰後建築故事

香港戰後急速發展,大量新建築落成,塑造香港的獨特地景。這些建築受國際流行的現代主義風格影響,混合多元文化元素,使用本地常見材料,設計應對此地亞熱帶的氣候,形成獨特面貌。數十年過去,這些日常不過的建築,逐一被推倒重建。近年社會掀起保育熱潮,戰後建築開始受關注,卻沒有一個統整的調查,人們對其認識始終比較片面。

來港數年的城市規劃師Walter Koditek熱愛現代主義建築,閒時喜歡到處拍攝,留下大量照片,更花兩年研究數百座建築的故事,整理成書。「我很想趁它們消失前記錄下來,不然香港瞬息萬變,拆卸後大家很快就會遺忘。」

走出中環港鐵站,滿眼是大家見慣見熟的建築,在Walter眼中卻是非常新奇。他帶記者指認多個經典的現代主義建築作品,例如是大會堂,五十年代設計,1962年落成,「它是戰後第一個公共文化設施和機構,象徵着對香港未來的樂觀思想。」整個建築群分為高座、低座、紀念二戰將士的花園,「它的風格與戰前的包浩斯學派很似,同時結合功能主義,即功能決定形式的主張,並使用工業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其次是玻璃和鋼,而另一個原則是『少即是多』,可以看到建築沒有多餘的裝飾,每個細節、每個元素都有它的目的。」

 

雖然簡約,但這座建築所有元素和材料的比例都配合得當,每個環節都做得精細,「非常漂亮」。在其中也能看到一些本地獨有特色,例如高座向北和維港的一面充滿大窗戶,向南一面的窗戶則較小,是為了避免陽光直射。低座以本地出產的花崗岩鋪於外層,不加任何裝飾,呈現石材的自然美態。在它旁邊的停車場建成年份比大會堂早,透風磚同樣體現現代主義的簡約美,「這些中通的混凝土磚塊經常出現在香港不同類型的建築,每一座圖案皆不同。」

外觀反映結構

在它對面是本地其中一座最新的現代主義建築——香港會。香港會早在1970年代後期構思和設計,1984年落成,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等合作打造,外牆就如被劃開了一條條細線,當中藏着窗戶,每一排窗戶都以超過30米長、曲線的大簷包裹,保護窗戶免受陽光和風雨侵襲,也成為支撐整個建築的結構,建築不需要柱子,「它簡約的輪廓和優美的曲線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外觀,這外觀正反映它的整個結構。」

 

走過幾步,就能看到1972年落成的怡和大廈,統整的圓形窗子是其標誌,在當年是亞洲最高的辦公大樓,內裏不用柱子,只靠外牆支撐建築。Walter和負責設計的加籍日裔建築師木下一聯繫上,得知選擇圓形窗是受到竹子的啟發,認為圓形在結構上最穩固,能 支撐沉重的立面。這座創新的高樓,也反映當時社會對前景的樂觀,認為香港能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

功能決定形式

4年後,香港郵政總局在前方落成,繼續遵從「功能決定形式」的方針,雖然有高度限制,依然用盡空間,地下是郵政大堂,採納高樓底設計,透進陽光,上層則是窗戶較小的辦公區域,為了遮陽擋雨,下層飾以拱頂壁架,上層則布滿鰭片,成為其美學特色。「這座建築重建在即,有很多聲音討論是否值得保留,雖然它不是非常讓人驚嘆的建築,但我認為它非常實用和漂亮,從外面就能看到每一層樓的不同功能,沒有多餘的裝飾。」郵政總局是由本地建築師曾廣敏設計,在研究過程中,Walter竟收到曾廣敏女婿主動聯繫,讚賞他的努力,讓Walter甚鼓舞。

五十年代初興建的建築多難逃拆卸命運,中華總商會大廈是少數能保存下來的,雖然是現代主義作品,細節上仍有裝飾藝術的餘風,是過渡時期的作品,由本地第一間華人創辦的建築師樓負責設計。「負責的建築師周耀年來自富裕家庭,是港大畢業生,1930年代在英國人當道的建築師界創立自己的建築師樓,由於擁有本地人脈,戰後曾負責多座建築的設計。旁邊六十年代的中國會,同樣出自他手筆,也是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很不同。」

研究數年,不少建築已經消失,Walter一路上指着那些圍封起來的地盤,感嘆道:「戰後建築保存下來的雖不少,但很多已在過去10年拆卸。」古蹟辦和古諮會均沒有就本地的戰後建築作普查,許多都被擁有者視為沒有價值而不予保留。戰後初期很多建築都是在資金缺乏下倉促建造,不少大廈的設計都是簡單而重複,但仍有不少建築師在各項限制下發揮才思,加上居民對建築作各種土炮改造,形成千變萬化的外觀,在他看來相當有趣。

2014年來港後,他就經常到各區閒逛,觀察這些現代主義建築的外貌並拍下照片。他笑言,自己是外來者,所以對這裏的建築特色更敏感。「當你在一個地方長大,很多時都忽略了周遭環境,只顧看着手機。」除了知名的標誌性建築,他也拍攝大量外觀平凡的商住兩用樓宇、公共屋邨、學校、醫院、教堂等。「那些日常、無名的建築,才是構成香港多元地貌的重要分子。」

香港的高地價政策,迫使建築師要用盡每一寸空間,無論是什麼建築都混合多重功能,密度甚高。有時更要適應斜度大的地形,又因潮濕炎熱天氣要加強通風,還要有各種立體的遮蔽架構遮擋陽光風雨、抵擋颱風,種種限制都激發了創意,仔細研究,會發現每座建築都是巧妙而有效率去解決空間問題。他形容香港的建築風格為「務實現代主義」,「每一座建築都很貼地,雖然無法比擬一些大都會炫麗的作品,卻是很有效的建築,有其魅力和邏輯在。」觀察過不同地方的現代主義建築,他指出,本地建築的配色和用料都不尋常。香港許多公共房屋、學校、工業大廈都是短時間興建,特色不多,因此常以七彩原色作為粉刷,象徵賦予活力,「這是此地獨有。」

應對多雨天氣,建築物不少都採納容易清理的物料作外層裝飾,例如是紙皮石,他將之形容為漂亮的馬賽克,又或者是粗糙的原始混凝土外牆,不掩飾製作過程中的模板印記,是受外國粗野主義(Brutalism)建築影響,講求誠實呈現材料特質。

除了建築,他更關注建築背後的人情,例如建築師的故事,他們的多元背景造就了不一樣的形式。「許多建築師是在1949年後從中國來港,曾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書和修讀,該校的老師曾與包浩斯建築師合作,另一些則是到英美留學,在戰後回港工作,從1955年開始有第一代香港大學建築系的畢業生出現,各自有不同影響。」

熱帶現代主義

Walter在柏林長大,讀大學時正值柏林圍牆倒下,阻隔多年後終於有機會重訪在1920至1930年間興建、位處東德的現代主義住宅。學者決定為此作普查,他也有參與,深深着迷於包浩斯學派知名德國建築師Bruno Taut和Martin Wagner的作品。後來他前往柬埔寨和越南工作,當地獨立後興建了大量「熱帶現代主義」建築,和歐洲的很不同,他眼界大開,閒時到處拍照,更與朋友著書研究。

來港後他結識了一群保育建築的有心人,有全職也有業餘研究者。拍攝本地建築物5年後,他興起著書念頭。碰巧工作合約完結加上疫情,在家時間多,於是他用兩年研究本地數百座建築,到大學圖書館找論文和舊建築雜誌,到政府機構查閱建築的原初設計圖,寫電郵說服機構允許他進建築內參觀,並邀請本地建築研究者撰寫文章,結集成《香港摩登》一書。

關於香港現代主義建築的書不多,全面探討不同種類建築的書更罕有,他感嘆整理工作艱苦,猶幸公眾的反應比預期好。「我以為這只是小眾的興趣,想不到迴響很正面。」近年香港社會開始着力建立本土身份認同,無論是文化、歷史還是建築,都是幫助了解過去故事的途徑。他認為自己只是出點綿力。雖然建築是否值得保留常有爭議,也有讀者反映某些特色建築沒收錄,但他自言只有一個人一部相機,能做的有限。「我只是踏出一步,其後希望更多年輕研究者在這基礎上探索。」

 

Walter Koditek 小檔案

出生地點:德國

學歷:柏林工業大學碩士

著作:Battambang Heritage、 Architectural Guide Phnom Penh

       《香港摩登:1950至1970年代建築》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