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4日

老占 俺俺占占

投資太空的時代

當大家還將目光聚焦在Tesla的時候,Musk背後的另一家公司SpaceX的光芒也快要蓋不住了。

二○四○年太空產業的營收規模,將會高達一萬億美元,Morgan Stanley最近刊登了一份關於太空產業的報告,強烈看好該產業的前景;美國衞星產業協會(SIA)的數據顯示,去年太空產業收入才二千七百一十億美元,可見深具增長潛力。這份報告也指出,可以回收火箭的技術大大減少,和十年前相比發射成本只有五分之一,私營公司、研究機構等均有能力發射可搭載衞星的火箭,促成了低軌道衞星大量升空。

即使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沒有4G或者5G網絡覆蓋,自動汽車如果連不上網就無法行駛。衞星網絡就能克服這個問題,讓自動駕駛、長途旅行成真,未來就算在沙漠,高山越野等等都可以實現。

讓全球人類都能夠上網這個遠大夢想,引起企業、政府高度重視,目前低軌道衞星營運商就有四間,包括Starlink、亞馬遜Kuiper、加拿大Telesat、英國OneWeb,其中Elon Musk的Starlink遙遙領先。

在參考了大摩的分析思路和研究邏輯後,投資者得以從火箭科學、6G、Starlink、星鏈通信、地對地運輸和融資成本幾個角度,對該公司業務進行分析,並簡要掌握了太空產業發展史,和太空經濟學的背後邏輯。

二○一七年,當大摩首次詢問投資者,對於太空業務的投資意向時,大部分投資者認為這純屬無稽之談,一些專業投資者特別強調,這些火箭新勢力的價值不是零,而是零點零零。

然而就在近日,大摩的分析師給出了SpaceX高達二千億美元的樂觀估值。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