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1日

林艷虹 訪談錄

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向小孩灌輸生死教育

八十後註冊社工梁梓敦(Arnold)是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從事臨終關懷、善別輔導、殯儀支援、生死教育推廣及義工培訓工作十多年,服務接近800個喪親家庭及臨終病人,更會為孤獨死的長者處理身後事。

今年他首次出版本地生死教育繪本,期望藉着公眾教育,從小向孩子灌輸「死亡是生命必經階段」,鼓勵人活着要把握和珍惜眼前一切。「許多臨終病人的最後遺願,都不過是想最重要的人陪伴身邊,其他人和事、金錢名利通通不再重要。」

梁梓敦今年只是40歲,已經歷無數悲傷場面,見過很多臨終病人要承受揪心之痛,不無感慨:「不少人臨終前告訴我,他們不想死,也有喪親家屬呼天搶地,哀求親人回來。其實我們幫不到什麼,唯一能夠做的是陪伴,互相扶持,慢慢走過難關,一起向前行。」

孤獨老人最後一程

他最難忘有次陪伴一位爸爸入殮房辨認女兒遺體,過程中那位爸爸不發一言,亦沒有流過一滴眼淚,過了一段時間才吐出一句話:「乜撞到咁?」原來女兒因車禍身亡,頭部重創變形。

當時梁梓敦不知如何回應,只輕輕搭着那位爸爸的膊頭,然後陪他辦理認領手續,搭的士送對方回家,事後保持聯絡和跟進。

從事哀傷輔導逾10年,他已經是資深社工,每月平均處理約60宗個案,主要服務對象是長者和小朋友。

先說長者,梁梓敦強調:「疫情下令人關注孤獨長者問題,大家覺得老人家很慘,但其實長者孤獨死一直有發生,他們無親無故,住在老人院無人探訪,直至離世亦無人知,葬禮無人來,每間老人院可能有約三四成這類個案。」

他入行第一個任務就是到老人院處理一位獨居長者的身後事。「由殮房送到火葬場,再到骨灰上位,整個過程得我一個,感觸很大,亦感恩自己有機會送人最後一程,這是滿有意義與祝福的事,不是人人願意做或者做得到,所以這是我堅持繼續服務的原因,現時所接觸個案當中,四分一屬於這類。」

希望繪本傳入學校

不少家長或成人認為,不應該過早向兒童提及死亡,覺得他們年紀小,未明白什麼是死亡,同時擔心提及死亡會令他們感到害怕。

梁梓敦認為大人應該抱持開放和誠實態度,與小朋友談論死亡,讓他們明白死亡是生命必經階段。

他處理過一些悲劇,例如父母自殺,或小孩目擊爸爸殺死媽媽,需要長時間輔導。「但如果父母因為長期病離世,相對來說較容易處理,愈早輔導,小朋友就愈早有心理準備,未必太悲傷。反而父母突然死亡,小朋友有很多疑問,若然一直對小朋友隱瞞離世的真相,可能讓他們誤以為被父母拋棄,產生不好的感覺,所以最好坦誠回應小朋友的問題。」

他指小孩不像大人懂得用說話或大哭表達感受,小孩很多時只會透過行為如亂發脾氣、不專心上課、打人等表現內心不安,大人須特別留意。「我們做輔導,在安全環境下先讓小朋友發洩情緒,之後再傾談。有時他們未必肯說話,就用遊戲治療如畫畫,讓他們表達心情。」

今年梁梓敦出版了第一本兒童生死教育繪本《一直陪著你》,以小鯨魚面對鯨魚爸爸死亡一事,讓小朋友知道,離別不等於失去,愛和記憶會相隨。繪本附有親子共讀指南,鼓勵父母、老師陪伴兒童閱讀,教他們跟小朋友談論生死。

「本地欠缺生死教育繪本,我有一個心願,就是全港每間幼稚園和小學都擁有這本書,藉此推行生死教育及為學生進行哀傷輔導,所以希望有心人支持,贊助捐贈給幼稚園和小學。」

 

梁梓敦有3個孩子,兒子10歲,兩個女兒分別是8歲及4歲,自幼他便跟子女分享生死故事。「教小朋友生死教育,繪本是第一個方法。另外是觀察大自然,透過日出日落、花開花落、春夏秋冬交替等,只要把握機會,逛公園見到毛毛蟲死了,解釋何謂死亡,讓孩子從小明白死亡是自然的事,令他們不太恐懼。雖然分離會傷感,亦教他們好好珍惜與人相處,到死亡出現便不會有太多內疚和遺憾。」

新推失胎父母輔導

他的輔導對象還包括失去子女的父母,同樣具挑戰性。「父母最想看到子女開心成長,小朋友離世對他們是一世的傷痛,會很自責,甚至對人生期望落空。我都為人父母,面對他們,內心很難過。」

近年,梁梓敦正推行一項新服務──失胎父母哀傷輔導。他表示,女士懷孕流產往往缺乏情緒支援。「醫院普遍做法是轉介她們給臨床心理學家,一般媽媽因不願再去醫院而不會使用,但社區以外缺乏類似服務,於是我們去年12月起進行試驗計劃,提供情緒輔導、殯葬支援。」

梁梓敦停一停再說:「香港每年約有6萬個小朋友出生,同時有9000個失胎或流產個案,數量不少。」

很多失胎父母向他訴心聲,表示身邊人不敢開口提及流產一事,害怕觸動他們,這反而更讓他們壓抑。

「這一班父母其實最希望有人關心,肯定他們父母的身份。有一些媽媽還透露,她們不需要輔導,而是希望有個地方可盡情傾訴。因為一般女士流產,身邊的丈夫、家人、朋友都會勸勉她們『好好調養身體,下次再生BB』,無形中忽略了媽媽的感受、恐懼和憂慮,她們始終未忘失去的生命。」

除了情緒輔導,梁梓敦期望做好公眾教育,本月中推出第二本繪本,回應失胎父母的哀傷需要。

他想起多年前在靈堂看見一張全家福,感受深刻。「相中父母三十出頭,孩子幾歲,一家三口意外身亡,即使很有經驗的人見到都非常難過。」人是感情動物,難免有情緒,經常面對悲慘情況,他更加提醒自己,要好好善待身體,因而藉着信仰、祈禱、與同事分享、做運動來為自己減壓。

梁梓敦英文名叫Arnold,即是鷹,他享受鷹一般自由自在的感覺,年輕貪玩,荒廢學業,終日在酒吧、球場、街上流連,認識很多人,發現他們大多本質不壞,只是缺乏關心,人生沒有方向。於是他開始發憤讀書,不再渾噩,立志要做社工,服務青少年。

2004年城大社工系畢業後,他到美國修讀兩年碩士,然後回港工作,因緣際會加入現時機構,才發現原來有喪親者支援服務。「因為從未學過,於是再讀書。」他在網上修讀美國死亡教育及輔導學會認可死亡學院士,成為全亞洲第一個美國註冊的安寧服務社工。

他形容,香港生死教育算走得前,然而在亞洲區來說排名也在台灣之後,新加坡這方面發展亦不錯。「台灣傅偉勳教授曾書寫《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是第一個講生死教育,強調從死看生,教人回顧生命,反思人生。」

梁梓敦見證很多生死後,更加珍惜人生。「所有關係得來不易,可以隨時失去,所以要是很愛那人,快告訴對方,得罪人就快道歉。當你不知道生命有多長久,更加毋須執着、介懷,能夠放低的人和事,便要放低,不必帶着怨恨去度過人生。」

撰文: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