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28日

馬揮 人云我云

由外來語說起(上)

文化無國界,語言更無國界。歷史上,中國曾三次大規模的輸入外來語,久而久之,已難以分清是本土語或外來語了。

第一次是春秋戰國時期,今時今日已難稽考。第二次是魏晉隋唐五代,輸入數以千計的佛家語,有些意譯,有些無對應的漢語,只好音譯。意譯如法、相、業、色、空、苦、魔等,跟原本的漢語意思大異。例如:苦口苦臉(面),佛家認為人面是個苦字。讀者以為然否?魔是翻譯佛家語Mara,大大的擴充了「魔」的意思,後來翻譯基督宗教的《聖經》時,撒旦即譯為魔鬼。

不少佛家詞語跟漢語已是難分彼我,如世界、妄想、實際、方便、煩惱、導師、習氣、泡影(《金剛經》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執着、剎那、宿命,乃至心地(「眾生之心、猶如大地」)……等等。音譯的有菩薩、菩提、般若、阿彌陀……等等。中國原本沒有茉莉花,此花及其名都是從印度傳入的。

第三次在明清兩朝。明朝中葉,歐洲傳教士來華,帶來西方學問和發明,遂有地球、幾何、代數、顯微鏡等等新名詞,並由中國傳到日本。其中爭議不斷的是:如何翻譯基督宗教的God字?利瑪竇在華期間,歐洲仍用拉丁文,God的拉丁文是Deus。意譯可用「神」、「上帝」、「天」。可是,《詩經》、《書經》、《易經》均有這三個名詞。《舊約》的God是人格神,《書經》中的天,《詩經》中的天和帝,都有人格神的意思,如God一樣主宰世上的災難、人間的禍福。弊在God不僅是主宰者,更是創世者,且人是按照祂的肖像而創造的。中國的天和帝卻不是創造者,「天生烝民」,跟說天生山川河海、飛禽走獸,意義無別。這令傳教士十分頭痛!利瑪竇惟有轉而譯作「天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