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16日

余家強 後不變期

消費主義的覺醒年代

消費券出亂子,有人說派錢派出禍,想深一層,若簡簡單單派錢,直接過數給市民戶口,市民本身在銀行實名登記,便十拿九穩。其實錯不在派錢,錯在千方百計逼消費,機關算盡,才弄巧反拙。

筆者並不是反對消費,廣義消費無所不包,日常生活必需都要靠消費換來。我質疑的只是消費主義(Consumerism),或曰過度消費(Overconsumption)。特區政府今次顯然鼓吹消費主義,財爺陳茂波一句:「齊消費,促經濟。」典型是那套理論──先進國家不屑初級生產(Primary Production),不靠高消費支撐,一早玩完了,所以要不斷推出奢侈品應市,飲鴆止渴。日常生活必需當然不算奢侈品,事實上,消費券不能用來繳交水電煤雜費,恰反映政府無意紓緩市民財政壓力,而是勸你把錢花光。

裝點門面

岔開一筆,近日中環街市重開,由賣日常柴米油鹽變了豪華購物mall,似乎,次次保育項目都裝點一下門面而已,實際益了發展商。

過度消費有什麼問題呢?要保持買買買氣氛,時裝天天新款不必說,電子產品也有傳說中的「計劃過期」,到時到候恨不得它壞掉換新,耐用反成詛咒。5G之後,手提電話暫無亮麗功能非upgrade不可,人們還是勇於每幾個月換機。舊機往何處去?雖可放二手,但接貨者等於也會拋棄自己舊機,最終又多了件高度破壞環境的垃圾。消費券買到五花八門,卻買不回地球生態,誰來付賬?

岳母有次拿收音機問我哪裏有得維修,我答:「一百幾十元的東西買部新啦。」岳母堅持,是老輩愛惜物力的優良習慣。我摸着那機件膠殼,想想整好了地球便不用多件垃圾。同樣一百幾十元,寧願請人維修,可惜已經難找。

不消費可幹啥?原可創業或儲蓄。但消費券既不准折現交租等,等於不能用來創業。至於儲蓄,本港疫情稍緩,影響卻是滯後的,陸續裁員,打工仔積穀防饑乃常識,政府偏偏禁止你存起來。果不其然,上周美容集團瓦解,倒請問問失業大軍,希望收到現金抑或消費券?況且,節儉屬傳統美德,前教育局局長都叫吳克儉,一方面阻人儲蓄,是否精神分裂?甚至,與國家「過緊日子」政策背道而馳?電視在播《覺醒年代》啊。

破窗效應

若說,疑似代填錯表格的區議員助理們和加班補鑊的相關部門職員,行為也構成產值,所以無壞喎。這是著名的「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Effect)──頑皮仔一腳波踢爛窗,帶挈裝修工人有工開,帶挈工廠接獲訂單,帶挈採礦業發挖玻璃原材料……遂壞事成好事,促進經濟。推而廣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消費主義以此為站腳石,合理化浪費行為。要拆解謬論比較複雜,心水清自明:損失了一隻窗就是損失了,虛耗了人力物力就是虛耗了,無得拗。

同理,錢就是錢,money is money,付出一樣,不如還市民自由選擇權,折現啦。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