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15日

林艷虹 訪談錄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 偽裝精神病很難

無論是誤殺、偷竊還是運毒等罪行,凡涉及精神病相關的刑事案件上法庭時,都須尋求法醫精神科醫生的專業意見,判斷被告在犯案時的精神狀况。

刑事案件以外,法醫精神科醫生在評估精神索償、子女撫養權、訂立遺囑等民事案件擁有決定性作用。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Robyn)行醫多年,撰寫過不少法庭精神評估報告,但從未麻木,眼見有囚犯患精神病多年而不自知,或者復發時未被察覺,因犯錯和患病受盡雙重歧視,深深感觸,令她將工作經歷輯錄成書,讓更多人關注精神健康。

何美怡是香港、台灣第一位書寫法醫精神科醫生日常工作的作者,曾出版《失常罪──法醫精神科醫生的代告白》、《失常罪(2)──法網中的異色世界》、《不在場證人──法醫精神科醫生工作手記》等著作。

 

「自己好深刻有一部分的精神科病患者,患病多年,但無人理會又不懂得求助,結果犯了事,不一定是殺人、傷人、放火,可能因盜竊而留有案底,就會失去工作,影響一生。」

她目睹不少這類病人,因患上精神病和犯刑事案而受到雙重歧視,難免感觸。「有些個案,患者明明不適,覆診時卻欺騙醫生說沒事,或者自行停藥,如果他們願意講出事實,及早治療,很多事情可以避免。」

多次會面作評估

對一般人來說,法醫精神科是很陌生的名詞,其實這是精神學的一個專門分支,主要為監獄、監獄醫院或社區內的精神病罪犯提供精神病評估和治療,為法庭撰寫疑犯的精神醫療報告和出席聆訊作量刑參考,此專業需同時深入了解心理健康和法律兩個複雜的層面。

大家可能從電視、電影劇情中聽過類似情節:犯人意圖偽裝患有精神病而逃避刑罰,例如裝作失憶、人格分裂、聲稱因為幻覺幻聽而犯下罪行等。

何美怡耐心地解釋,法醫精神科醫生的其中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協助法庭判斷涉及刑事罪案者的暴力風險及對行為負責的能力,透過對談,深入犯罪者的生活及內心世界,判斷被告在犯案時候的精神狀况。

「因此,偽裝有病求減刑期是很難的。我們撰寫精神醫療報告前會多次與囚犯會面作評估,正常普通病人評估約一小時;犯案病人至少面見兩三小時,即使是精通精神科的人亦無法全天候、一致地扮演有精神病。同時還會查問身邊認識他的人,看醫生報告,做很多深入資料搜查。」

如果犯人說沒有家人、朋友呢?「報告照寫,根據他一人的說話。有時上庭,會找到其他新的資料,如果與他的說話有很大分別,就會判斷孰真孰假。我們受過專業訓練,學會一套跟病人溝通的技巧來為犯人寫精神評估報告。」

法醫精神科醫生的工作絕不簡單,除了撰寫精神報告,有時更需要上庭擔任專家證人,為法官和陪審團剖析被告犯罪時的精神狀態,故此要熟悉各種法律,熟悉刑事、民事和判例法、不同罪行的精神病理學及相關司法事宜。

《沉默的羔羊》啟發

原來,法律和醫學,是何美怡一直以來的興趣。她自幼父母離異,由母親家族養育成人,一直得到外公外婆、舅舅姨姨悉心照顧,從不缺乏愛。9歲她便獨自飛往英國,入讀寄宿學校,從小培養出獨立個性。

中學時期,她已經目標清晰,決心要成為律師或醫生。「聽過家人意見後,我選擇讀醫。」

後來看了電影《沉默的羔羊》,發現原來有些醫生的工作既能醫人,又可以接觸法律、心理研究,自此向法醫精神科發展。1999年在英國倫敦獲得醫學學士學位之後,她繼續在當地接受精神科專科的訓練。

作為家中獨女,有感媽媽年紀漸長,她在英國工作幾年後決定回港多陪媽媽。2005年申請加入香港最歷史悠久,也是唯一提供法醫精神病服務的青山醫院。「見工面試時,我意志堅定地表示非法醫精神科部門不去。當時的師父、法醫精神科部門上司阮長亨醫生覺得這個女生不怕工作量多,咁辛苦都肯做,就讓我嘗試。」

儘管在英國已受訓,她仍需接受本地3至4年的精神科專科訓練。「相比普通科病人的數量,法醫精神科病人不算多,然而與病人會面後,需要花時間撰寫病人精神報告。」2008年,她正式成為精神科專科醫生,兩年後獲得社會科學犯罪學碩士學位。

2005至2012年間,她在法醫精神科部門任職精神科醫生,在靑山醫院及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處理超過2500宗個案及撰寫2000多份法庭報告,多次獲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及高等法院邀請成為專家證人,後來轉為私人執業。

「自立門戶後,接觸的案件種類多了。以往,判斷疑犯在犯案前、犯案時、犯案後有沒有精神病。現在有機會接觸受害人,判斷他在事情發生前後有沒有患精神病、患了哪一類精神病。」

當中包括受害者的索償、創傷後遺症,她負責的民事案件增加了。「譬如工傷賠償之所以牽涉精神科,是因為很多傷者在受傷後,精神狀況也會出現問題,大部分傷者都會有焦慮和抑鬱症徵狀。」

談到最大挑戰,她表示試過幾位精神科醫生見過被告,但大家在被告的病情上有意見分歧,須花時間在法庭上提供各自的專家意見,讓陪審團去判斷哪方的可信性更高。

「尊重每一個醫生的專業判斷,遇到分歧,我會細心再留意自己和別人的報告資料。或許各自對病情有不同看法,但大家都是建基於客觀事實的話,最後總會找到共識。」

疫情加劇強迫症

社會積極宣揚精神健康訊息,她喜見一般人認識多了精神病。「不像從前,覺得看精神科是一件大事,忌諱求醫。」然而新冠疫情下,多了人因為「過度」防疫,導致精神緊張或強迫症加劇,嚴重影響生活,家庭關係轉差。

何美怡過去一年接觸的新病人,以強迫症居多。「有人洗澡兩小時,由疫情前身體各個部位(每日)清潔100次,變成300次!」

她聽過有女患者每次外出回家,規定家人必須先更衣洗澡。「入屋後仍要戴口罩,在門口位置等,輪住脫衣,脫剩內衣內褲才能入浴室洗澡,工人一邊跟隨,一邊清潔地面。每當有人洗澡完畢,工人重新清潔浴室,下位才可使用。」

而且這個女患者,每隔幾分鐘便叫人洗手、用搓手液,還監視家人一舉一動,如果對方觸碰物件後沒有洗手,便出口大罵。連母親前來探望,也要按她的要求先換衣服和洗澡,為家人帶來極大困擾。丈夫和孩子受不住,家庭關係變差,最終丈夫強行帶她看醫生,透過治療慢慢好轉。

也有些人的某些行為不能自控的變本加厲:「例如本身判斷患輕度強迫症,疫情加劇了她的病情至中度或嚴重程度,每晚放工回家,都會徹底清潔至晚上11時才吃飯,翌日早起上班,導致長期睡眠不足,精神恍惚。」

社會經濟氣氛不好,許多人忽略精神健康問題,置之不理,何美怡認為,這是錯誤想法,若不正視便會帶來很大影響。「香港人常見抑鬱症、焦慮症,當下大家長期在家『困獸鬥』,小朋友在家上網課、大人在家工作,家庭主婦的工作量可能增加10倍,很容易壓力爆煲。」

她建議大家即使多忙,盡量預留私人時間給自己。「譬如夫婦建立良好溝通,給予彼此私人空間、時間,輪流負責煮飯、做家務、照顧小朋友,讓大家有時間休息,做自己喜歡的事。」

何美怡有時需要深夜趕報告,熟讀上法庭的資料,但她不會忽略家人:「平日盡量抽空陪小朋友吃飯,等兒子睡覺才工作。當他見到媽媽努力工作,也會明白勤力的重要。」逢星期日她便放假,享受家庭樂,陪兒子行山,或與丈夫砌LEGO。

她特別推薦運動,認為對身心最有益。「許多人說沒有時間、地方做運動,又怕累。時下資訊發達,網上平台、手機程式都有教人於狹小地方做運動、健身的影片,在家也能輕鬆完成。」

 

 

何美怡小檔案

英文名:Robyn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

學歷: 倫敦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院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犯罪學)

興趣:砌LEGO、閱讀、寫作

 

撰文: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