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5日

張綺霞 影音文化

電影海報設計師陳華雄說行業前景:有得做就盡量做

陳華雄(Frank)是本地少有的資深電影海報設計師,曾與不少知名導演如陳可辛、王家衛、杜琪峯、徐克、陳木勝等合作,最近香港國際電影節宣布在4月以實體與網上混合模式舉行,他為其創作主題設計。

Frank感嘆,無論是電影業還是其他範疇,過去兩年都像是被困住,希望大家都能衝破低谷。回顧過去多年,自從合拍片大行其道以來,海報設計多是交給中國設計公司包辦,加上本地電影數量大減,本地電影海報設計這個範疇也不斷萎縮,但他深信,無論是電影還是電影海報,香港都有自己的本土味道,不要妄自菲薄。「香港始終有自己的風格,就算衰衰哋始終有得做,只能盡量做。」

疫情爆發以來,電影院多次關閉,對電影業造成重創,難得香港國際電影節能順利舉行,Frank也想在其中寄託更多對電影業前景的盼望。他設計的海報抽取電影節為扶助國際新導演和演員而設的「火鳥大獎」的視覺元素,化成燕子,放在收音咪上,配合和暖的用色,每個環節都有寓意。「燕子是亞洲常見的鳥類,而且生育能力很強,每年總會回歸香港,好像生生不息,牠在畫面中停在收音咪上,準備唱歌,就像是帶來希望一樣:世界並非沉寂停滯,只是兜了個圈,如今大家又再聚在一起,重新出發。」

外國愛概念化設計

Frank九十年代投身廣告設計,後來自己創立公司,在偶然機會下接觸到電影海報設計,一做接近20年。他記得,在千禧年創立公司後不久,他就被一個專為本地電影做外國發行的發行商找上,對方表示,想找本地設計師設計外國版的電影海報,但找了好多個都不滿意:「外國和香港觀眾的喜好始終有分別。」

於是Frank為他們設計了第一張海外版海報,是姜文的《鬼子來了》,沒有常見的陳套構圖,反而採用風格化的幾何圖案、鮮明的對比用色,讓人有更多聯想,對方很滿意,此後就一直合作。這個作品,仍放在小小辦公室的入口,是他跟電影海報設計的緣份開端。

此後他做了更多類似的概念化設計,都很受外國觀眾歡迎。他解釋,由於海報多是為參加外國影展、賣版權予外國發行商而用,設計上需要更玩味、更簡潔精煉,才能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青睞。慢慢打響名堂後,其他本地電影公司也找上他,前述的發行商倒閉後,他就專注做香港電影的海報設計。

無論是本地還是荷里活的電影海報設計,都被網民嘲諷採納相同的用色、構圖、元素等,非常沉悶。例如畫面必然有主角大頭、兩陣營的人頭對壘,Frank解釋,是因為整個社會多年來都不重視美術教育,因此就算風格化的設計,也不太受市場歡迎。

由於電影海報與電影銷售成績掛鈎,行政人員多追求量化的計算,美學上多趨向保守,不希望超出觀眾接受程度,也盡量讓演員人頭大晒冷,來刺激觀眾入場慾望。「起初我的作品受注目,都是因為手法較大膽創新,歐洲的公司都很喜歡,但換了香港的公司,有時給了多個設計,他們還是比較喜歡穩陣的那些。」

雖然本地海報設計難免落入陳套,他也會製作一些概念性的設計,用作先導海報或海外版。例如《魔警》的海報,香港版還是用慣常的大頭構圖,歐洲版則較概念化,將演員的面孔變成畫像,骷髏頭的紅色面孔在下,如希臘神像的白色臉孔在上,寓意正邪難分。「就算是警匪電影,也不一定是以拿槍指頭相作為海報畫面。」

他感嘆:「這個圈子很有趣,好像總想要突破,但又兜兜轉轉無法做到。並不是外界常說的外國的海報設計比香港優勝,都有本地客戶和設計師的互動影響在。」雖然很多心儀設計沒被採用,但他笑言設計的本質都是為了幫客戶解決問題,設計師不作主導是正常,縱然有時磨合過程痛苦,但他仍樂在其中:「電影海報設計的樂趣在於每次都不同,故事不同,客戶也不同。」

除了海報,他兼做紀念品的設計,電影到海外參展時,都需要一些介紹電影的小書冊,增加賣埠機會。他曾為《奪命金》製作一個類似支票本的宣傳小冊子,為《讓子彈飛》製造印上麻將牌圖案的麻布封面,和電影中的賊人的頭套呼應,都別出心裁。「全都是我一手一腳做」。

 

包裝肉小書被模仿

他曾幫歐洲一套講解剖的電影Taxidermia做紀念品,將小書設計成長方形的人肉放在發泡膠盒,有如冷凍的包裝肉,製造毛骨悚然的效果,在康城影展大受歡迎,其後他在外國設計集看到有人模仿。「這齣戲充滿讓人難以接受的畫面,需要有一個更有力的方式去傳達。」

香港位處大國的邊陲,經常被輕視,也是本地電影海報設計行業的困局。合拍片出現初期,電影公司仍將兩地海報分開交由兩地設計師去做,後來本地電影市場萎縮,許多公司將中國版本的海報換成繁體字直接使用,對這個原本已不大的設計圈子來說,又是一個打擊。Frank指出,兩地文化不同,因此中國版海報總讓人有格格不入的感覺。「有些明白兩地文化差異的導演,會堅持做香港版海報,知道香港有自己風格,有香港『陣除』。」

本地電影海報預算通常有限,但要處理的事情多,許多設計師興趣不大,Frank因為熱愛電影,加上公司小開支不算大,因此每個相關工作都願意接,每項都落力嘗試。但一人之力始終難鬥中國的龐大資金及團隊式經營。有次跟中國電影海報設計師說起工作,才發現彼此的支援差天共地。「他問:『草圖是你畫的?』我說是。『相片是你拍、是你後製的?』是的。『標題字體是你做?』是的。『整個設計概念都是你構思?』是的。他大吃一驚說:『這些我們全都分開有不同團隊做!你一個人怎麼可能做到?』中國的有20多個人分工去做,可以做出50個版本,香港能做5個版本已經很厲害。」

做了20年,Frank笑言,雖然不是主力靠其為生,但總算能持續有工作,他感嘆,「本地電影公司數量少、電影少,電影海報設計也不是很多人能參與。」香港電影海報設計的困局,猶如香港電影困局的延伸,「許多人都說香港電影『無得搞』,行內人都有些灰心,但我覺得無論如何,有得做就盡量做。」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