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2月3日

張綺霞 訪談錄

香港版畫工作室項目總監翁秀梅 守護全球第一套中文鉛活字

時至今天,仍有人說香港文化落後他人,香港版畫工作室項目總監翁秀梅(阿翁)對此尤其反感。她慨嘆,香港在世界文化一直有其影響力,只是多年來被輕視。過去兩年,她和荷蘭專家梳理歷史,發現香港早在十九世紀已製造出全球第一套完整的中文鉛活字,名為「香港字」。

香港字影響深遠,從香港到中國乃至澳洲歐洲,上至漢學家下至苦力,整個華人世界都曾用過它,卻一直不為人注意。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她到荷蘭重鑄這套字,搜尋當年用這一套字印製的刊物,於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希望港人不要妄自菲薄。「香港作為轉口港,除了輸出商品,也有輸出文化,影響力超乎許多人想像。」

活字印刷技術最早由宋代的畢昇發明,傳到歐洲後不斷改良,成為現代化的鉛活字印刷機。而中國的活字多年來都是用泥或木製作,材料便宜製作時間短,但物料容易磨蝕,不利大量生產,若印刷書籍,仍是以整塊雕板印刷為主。

馬禮遜是第一個被正式派遣到中國的新教傳教士,他在1807年到達後,清朝禁止他進入中國傳教,只能停留在廣州十三行、澳門等。於是他開始學習中文,秘密招收教徒,並用中國傳統的木板雕刻印製大量宗教刊物,在科舉現場派發,企圖影響受社會尊重的知識分子。洪秀全就因為應試時收到相關刊物,認為自己受上帝感召,自封為上帝的幼子,成立太平天國。

印製這些書籍是犯法的,要秘密進行,找願意冒險的木刻師傅很難,而且通常都工藝欠佳。「他們常要花重金製作,有時會被騙錢,或者雕好後工匠怕惹禍私自丟掉。」

於是馬禮遜將印刷廠搬到馬六甲和澳門的英華書院,並打算將西方鉛活字印刷科技結合華人工藝,發展一套完整的中文鉛活字,用來印製中文版《聖經》。

當時也有外國人嘗試鑄中文鉛字,卻是將字拆成部首組合,想省卻製作時間,成為「柏林字」和「巴黎字」兩組字,但他們沒有考慮到中文字體的結構平衡,字體不甚對稱,被國人唾棄。日本人也曾造漢字鉛字,但字體同樣醜陋,「好像小朋友寫字,頭重腳輕那種。」

傳教士一手促成

早在1815年,馬禮遜已經在澳門排印《華英字典》,鉛活字全是工匠逐個雕刻而成,歷時8年。其後他在1823年於馬六甲用木板雕刻印製文言《新約聖經》,名為《我等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這些都是其後鉛活字的鑄造藍本。

鉛活字造價高昂,工序繁複,馬禮遜想建立一套完整的鑄字模,到處籌錢,最後獲得傳道人戴爾加入,進度才得以加快。英文鑄字只需要26個字母,但中文常用的字有5000多個,需要逐顆雕刻,起初他們也嘗試過不同的方法,例如用木板翻模,字體不甚精美,線條粗醜,雕刻淺而不耐用,最後放棄。後戴爾發明鑄刻鋼模的方法,才有重大突破。阿翁仔細解釋:「他們先在鋼上雕字,製作成『字衝』,再把字衝鑿在比較軟的合金上,其實也是相當硬的金屬,變成一個『字模』,然後再在字模倒進鉛合金,才鑄成一個字。」

隨後香港開埠,馬禮遜在1843年把英華書院連鑄字廠搬到香港,其他傳教士接力鑄字。整套字由來自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的華工,以及不同國籍的工匠參與,其中一大筆資金來自東印度公司,因為他們看到殖民管治的需要,想以這套字出版第一套華英辭典。「他們覺得能出版中文字典是大英帝國的榮譽」。終於在1851年,傳道人柯理完成這鑄字任務,做成全世界第一套完整的中文鉛活字,時人以產地命名,稱為香港字。

香港字來自明體

今天用電腦設計一套字體,要5年時間,當時的鑄字全用人手,因此花了50年才告完成。研發資金數目已不可考,但有紀錄的是,隨後荷蘭為了研究漢字,從英華書院購入翻鑄字模,花了一個當地教授6年工資的金額,換成今天的物價,大約是港幣500多萬元。原創字模造價之昂貴可想而知。

香港字的字體來自木板雕刻常用的「明體」,簡潔而有斧鑿痕跡。雖然用現代目光看,這套字不算很工整,不少字的寫法也和現在有分別。但每顆字的不完美之處,卻是它的美麗所在,如各有自己性格,充滿手工製作的古拙之美。「它是當時印刷技術的一個突破,有當年的造字美學在。」

這套字在當時被譽為最漂亮的第一套中文字,中國和世界各地的人都紛紛向他們購置。鉛字印刷便捷清晰,上至重要政府文件、如1844年的《望廈條約》、憲報(如早前網民找到的主教山水庫招標書),下至東華三院年報、風月場所性工作者的身份證明等,都用香港字印製,「它是當時唯一一套中文字」。

字模受翻版影響

有了這套字,中國第一所外語書院兼出版社同文館得以大量印製書刊,而傳教士也用它來出版各種刊物,促進文化交流。「是真的遍地開花」。第一部中英對照的《中國經典》(內容為四書五經)、第一本兩文三語兼收本地話(廣東話)和官話(國語)兩種中文拼音的《英華字典》,都是以香港字排印。「它對於當時的知識傳播,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香港字推出後,很快市面上就出現各種「翻版」,上海美華書院購入一套字後不斷翻鑄售賣給中國各地,從此英華書院失去龐大市場,鑄字工場也出現虧蝕,教會不得不把工場賣給商人王韜。王韜有了這套字,在1874年於香港創立第一份華人出資和主理的中文報章《循環日報》,推動中國近代政治經濟改革。

這套字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澳洲華僑領袖孫俊臣在1896年購入4000枚香港字,在澳洲出版第一份華文報章《廣益華報》,又印製英語自學手冊《無師自曉》,將英文與廣東話字音對應(如You bought cheap以「夭砵妾」標示),教被賣豬仔到當地的華工自學英文,融入社會。「這套字除了用來印製經典,其實也可以用得很貼地。」

在香港字推出後數十年間,各地工匠開始以這套字為藍本,研發其他字體,中國各地教會都開始鑄字,日本以此發展出更完整的漢字,隨後再傳到台灣及中國,加上字模電鍍雕刻法、自動鑄字爐的出現,鑄字技術更趨成熟,不甚工整的香港字被視為「老土」,慢慢被取代,三十年代,這字體的使用頻率已不多,阿翁最後能找到它出現的地方,是七十年代的政府刊物。「香港更替節奏急速,很可能原本的字模已被溶掉。」

如今這套字的重鑄字正在「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展出(即日至3月22日),疫情關係,公眾暫時只能參與網上導覽。

阿翁希望,香港人都能夠透過這套字多認識自己的文化歷史。「這一套字之所以在香港成就,也是因為這裏獨特的地理位置,在華人社會中,又能連結國際,也是為何鑄字廠要搬到這裏的原因。」她指出,香港一直都有豐富的故事,只是需要多些時間,才能一一發掘。她期望這個展覽可以起到拋磚引玉作用,吸引更多人了解過去,大家一起努力探究,去說一個更完整的香港故事。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