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22日

張綺霞 訪談錄

荔枝窩村復耕者聯盟 獲聯合國教科文獎項加持

新界東北的荔枝窩村,位處偏遠,最初連街渡也欠缺,要走數小時山路才能到達,加上附近是地質公園、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地產商無法染指,隨着居民遷走,村落也荒廢多年。2013年,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團隊路經此地,碰見偶爾回家的村民,攀談起來,發現大家都很想恢復荔枝窩村原貌,遂申請資金,幫助這裏推行復耕,並連結不同範疇人士出謀獻策,推出工作坊、創作計劃、加工產品等,恢復農業經濟之餘,也推廣村落文化。最近團隊因保育當地鄉郊文化景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頒發首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

荔枝窩村是傳統客家村落,由曾姓和黃姓村民組成,有逾300年歷史,擁有出色的文化景觀。「滙豐永續鄉郊計劃」項目經理游慧瑜解釋:「所謂文化景觀,就是人與自然的聯繫及互動。」

傳統村落的規劃方式充滿與自然共生的智慧,以風水信仰為名代代相傳。例如村屋集中在同一個位置,不會騷擾自然太多,村落後面的山林和前面的海岸也被劃為「風水林」,當中樹木不能砍伐,只能撿枯掉的柴枝生火,養育豐富生態,同時保護村落免受天災侵襲。

日軍手中保樟樹

就算經歷戰火、人口膨脹,風水林仍不受侵擾,當中鎮林之寶是一棵過百年的五指樟樹,村民一直相信,這棵樹有神靈存在,非常珍惜保存。如今5條樹幹只剩下4條,是因為日軍佔領時搜刮財寶,看中這漂亮老樹想連根拔走,村民誓死保衞,最後只讓對方鋸下了一條,足證村民對其珍視。

就算是開墾田地,村民都是依山而為,不會強行改造,用簡單的技術製造河堤引水,將山坡改成梯田,田地也可成為其他小動物和昆蟲寄居覓食的地方。

游慧瑜對比村落如今與數十年前的景象,分別不大,六十年代人口一度過千,村屋仍然集中,不耗盡自然資源,也是為何村落生活可以維持數百年。

今年82歲的村長曾亞七,正是在村內出生和成長,仍記得當年繁盛的景象。他在村中小學讀書,放學後要幫父母耕田種米種番薯,或者去海邊捉小魚摸蜆。「從前這裏看出去全是田,自己種自己食,賣出去也得很少錢。年輕一些的就去打魚。」農耕收入不高,到二十出頭,他就離村到英國謀生,在那邊做餐館、外賣店。「我們村民九成都在英國,子女孫子都在那邊。數十年來沒人耕田,變成廢村。」

不為錢只為環境

九十年代後,村中空無一人,殘破村屋逐一倒塌,長滿攀藤植物,農田也長滿野草,不再吸引生物棲息,原有與自然互相依賴的平衡也不復再。但仍有村民堅持偶爾回去打理,不致完全荒廢。

2013年,團隊和村民商討後,聯絡曾亞七說想推動復耕,並成立「永續坊」推動「滙豐永續鄉郊計劃」,他二話不說就支持。同時有其他團體想推動不同工作,有些是保育,有些是申請資金復修村屋興建成民宿,他全都答允,部分村民卻開始大力反對,更指摘兩個村長從中貪污,他大感委屈,「我們一毫子也沒有貪過」。他要求對方報案,廉署介入調查後找不到證據,才平息爭議。「村那麼大,總是有人會議論的,唯有自己看開些。」

港大團隊主導的計劃爭議較少,因為他們做的是復耕和推廣村落文化。游慧瑜強調,他們並不想將一切鏟平去建房屋,而是希望延續過往人與土地的和諧關係。這裏的村民都有同樣想法,雖然不少人已移居外國,仍很關心此地,不想建屋賺錢,反而想保護這裏原有的環境,兩者一拍即合。

復耕開展前,他們已做好生態調查,再租田開設實驗農場,嘗試不同的方式,探討哪些作物最適合栽種。從前村落多是種稻米,收入不高,也難以跟其他國家的米競爭,因此他們教導村民栽種蘿蔔、薑、木瓜,並用生態友善方式耕作,經濟回報比較高。除了村民,他們也訓練外來的年輕農夫一起參與。

不少田地荒廢數十年,自行長出有價值的大樹,他們摒棄傳統將一切鏟平的耕作方式,保留部分樹木,並在樹下種植耐陰的農作物,例如是香港少見的咖啡豆。游慧瑜興奮地說:「我們有香港最大的咖啡林。」種了4年,終於有所收成,她即場摘下一粒已變紅熟透的咖啡果,裏面藏着兩顆雪白的咖啡豆,被許多黏液包圍着,她笑說,許多人天天喝咖啡,卻從未看過真正的原豆。

 

復耕之外,他們也成立後製工場製造加工產品,訓練有興趣參與的村民和村外人,並鼓勵村民仿效、自行創業,如今村民在村內售賣天然雪條、茶粿、黃薑粉等,很受遊客歡迎,更放在網上平台發售。游慧瑜表示:「我們想在這裏重新建立一個社區,讓更多人在這裏生活和工作。」

他們還成立社區學院推廣村落文化,邀請村民、農夫、藝術家舉辦工作坊,增加村民收入。此外也舉辦每年一度的村樂節,讓更多人入村了解,今年村落節因為疫情,將在2月移師網上舉行,但參觀者也可從中欣賞荔枝窩咖啡的誕生。

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總監林維峰表示,他們選擇種咖啡,不只因為經濟收入,也想更多人了解本地農業的價值。城市人將食物看成消費,走進村落才明白食物是從土地滋養、開花結果、多重加工,才能到達手中。如果跟自然建立了情感,也未必如過去一樣,把動植物看成沒有價值、需要鏟平的障礙。他認真地說:「咖啡是許多城市人和年輕人有感受的東西。我們想連結外面的社區更多。」

荒廢村落活起來

數年下來,原本空無一人的荒廢村落再次活起來,有居民回流,也有新村民遷進,以耕作為生,如今有10戶人在這裏定居。曾亞七表示,七成村民贊成復村,因為大家都對這裏很有感情,不想它沒落。「(村屋)整好了,20年後子孫還能用,把它丟空不理,可能數年後就倒塌,什麼也不剩。」新村民遷入時,舊村民也能接受,「也不會很抗拒,都是一起生活。」

在過程中,不只村民參與,團隊也請來不同界別的人入村出謀劃策。例如他們將荒廢豬欄用原來的土法復修,建造成生活故事館,展示這裏的農耕歷史、工具等。他們又邀請藝術家和建築師進村,有些用自然物料打造雕塑裝置、建立陶瓷工作坊、創作網上藝術地圖等,將此地特色更為推廣,也增加村內和村外的連結。

曾亞七笑說,自己和這些外來者都是互相學習,例如有次村民介紹給藝術家一種有用野草,從前會燃燒來幫牛驅蚊,對方靈機一觸,將其製作成蚊塔蚊膏售賣,更回贈村民。

而在風水林旁,有一個廢棄的果園,桔仔樹多年無人打理,已長至3米高,多年前,村民都靠種植年桔致富,過年隨時能賺到一層樓。100歲的老村民黃伯一直很想重修果園,恢復從前興盛光景,村中所有人都幫忙調理,而黃伯也偶爾落田。游慧瑜表示,這是村中人情緊密連繫的實證:「如今村民有什麼困難事,都會拿出來一起討論,一起幫忙。」

不同於許多原居民村落,此地的村民都不怕改變,願意聽意見,是項目得以順利進行的主因。曾亞七認真地說:「我們都是很開放的,把他們都當自己人。」

他退休後,在2011年被推舉做村長,不時從英國回港開會,協調村民的不同意見,旅費、鄉事會籌款等都是自己出錢,花費太多更被家人埋怨。「做兄弟,無所謂,最重要大家和諧。」

復村復耕,他出心出力,出租自己的田地,從不過問對方要做什麼。「最重要幫我整好它,都是互相幫助。」荔枝窩村名氣愈來愈大,遊人大增,他表示,大部分村民都很歡迎,「村的名譽變得更高,村內有回生氣,大家都歡喜。」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