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15日

占飛 忽然文化

刻骨銘心 苦中作樂

兩情相悅,互相在身上留下愛的記號,可以是對方的名字,可以是彼此之間共用的愛情符號,也可以是彼此的秘密花園。

當中,凝聚了矢志不渝、任憑海枯石爛也無法磨滅的圖騰印記。紋身,透過疼痛的表皮創傷,留下無法泯滅的印記,達致最終愉悅滿意的結果。

痛苦,但很快樂。

紋身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藝術形態,也是原始求生之道,在皮毛上留下艷麗色彩和紋飾,把不溶性植物汁液刺入或塗上皮膚,以隱匿叢林。這就是最早的紋身。隨着文明發展,紋身也被賦予裝飾、圖騰崇拜、紀念等意義。

紋身同時被視為可加強個人力量的途徑,令鬼神附身,從而產生懾人威勢。電視劇《反黑路人甲》中王浩信假扮黑社會大佬,背脊有一個凶神惡煞的鬥戰勝佛,其實是一個齊天大聖造型,佔據整個背部,好不威猛,不過由於只是印水紙印出的圖案而非紋身,結果鬧出不少笑話。

到外地旅行,例如是香港人十分喜歡的東南亞地區,紋身更有特殊意義,就如泰國紋身主要以佛像和佛經經文咒語為主,泰國人相信當中法力無窮,能夠趨吉避凶,驅除小人和厄運,又能給人能量。

身份認同

石器時代後,紋身出現在埃及和中國,被視為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後來成為部落身份標誌、原始裝飾及宗教吉祥物。

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年代,刺青代表了身份、名字、要紀念的事情和不能磨滅的字句,因此愛人的名字、仇人的標記或勝利的圖騰,都成為了刺青內容。

刺青在身體上留下的符號,更是同一族類的印記和歸屬的圖騰。這也成了昔日部族、軍隊、現今黑社會的記號。在社會上生存,這種標誌和印記,令人可以融入群組,成為一體,更能產生身份上的虛榮和認同。

埃及木乃伊,男女貴族身上不難發現紋身傑作。埃及人用紋身劃分階級、表示特定行業。埃及是世界上最早把紋身用於美容的民族,從古埃及法老墓中出土的白玉雕像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已經有紋眉和紋眼線的習慣。

紋身一詞在西方出現,最早可追溯到十六世紀晚期。對美國原住民來說,紋身代表戰勝或靈魂守護,水手們通常會在身上刺的內容不外乎船名、生日日期或是記錄越過赤道、合恩角(世界五大海角之一)的時間。

在熒幕上可見,《加勒比海盜》系列的積克船長和大力水手Popeye都有紋身。水手身上的「船錨」刺青,象徵穩定,以及保佑他們免於溺斃。美國早期身上有刺青的人多半是水手和軍人,字樣通常是「祝你好運」之類,保佑平安歸來。十八世紀中期的美洲,有利用刺青來減緩牙痛和關節炎的記載,類似針灸。

紋身在社會流行,成為帶領潮流的一個指標。每一個年代,都有當時流行的圖案和風格。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刺青變成社交上的流行象徵。紐約被視為美國當代刺青的發源地,最初是為參加內戰的士兵刺青,以供辨識身份。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因為紋身導致肝炎感染大爆發,當地政府頒布禁令,直至1997年才獲市長朱利亞尼解禁。

健康風險

除了過程疼痛和可能出現傷口,紋身也有一些健康風險,若紋身工具和物料清潔不周,會傳播血液感染疾病,如愛滋病、梅毒和肝炎等。紋身也會造成傷口發展成疤痕和結締增生,對物料過敏。

紋身,是美容界中頭號會令人感到後悔的治療。過了一段日子不喜歡,或效果未如理想,又或情侶一旦分手,也要趕快消除。紋身色素物料也會隨時間而消退或變色。

紋身文化,約在西元前三世紀由中國傳到日本,並在當地大放異彩。「入墨」、「彫物」都有刺青意思。

北海道阿伊努人的女性,在嘴唇周邊刺青,以顯示婚姻狀況和成熟忍痛能力;琉球女性在手部刺青,象徵已婚;江戶時代從事建築、祭典準備或消防工作的「鳶」及「飛腳」郵差,以刺青顯示帥氣瀟灑;性工作者「遊女」以此答謝恩客;僧侶刺青經文,求法力加持;罪犯被刺青標記罪行或懲罰。

浮世繪也可見身有刺青、鋤強扶弱的俠客。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將《水滸傳》中的豪傑朱貴畫成滿身刺青。

明治政府禁止刺青罪犯,日本紋身卻開始名揚海外,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喬治五世,在橫濱刺上了紅藍雙色的龍紋身。厚生勞動省在2001年視紋身為一種醫療行為,普通人不得從事。

去日本旅行,也要注意,不少公眾地方如浴室、運動場所、溫泉、 海灘等都不歡迎紋身人士進入。

近代對紋身物料的開發,簡單如各種紋身貼紙、henna等,令紋身恍如時裝,男女老少都可以在節日扮鬼扮馬。由於身處皮層外露的位置,紋身逐步發展成可深入皮層探索身體的外在科技wearable technology。近代也有很多創新的醫學科技,利用某些特殊物料,反映身體狀況和各種生理數據,甚至能提醒酒精含量,從而讓飲酒人士知道要自我控制,又或察覺環境的危險訊號,例如遇到污染、危險因素(如過高紫外線環境)會改變顏色,令人警覺,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