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25日

顧小培 康和健

以假亂真

昨天說到,人類身體中的免疫系統內,有各式各樣的細胞,其中之一叫「單核細胞」。它在身體中巡邏時,若碰上了一些來歷不明的東西(我們稱之為「抗原」),會視之為「侵略者」。接着,它會把後者就地正法,再將身體的一部分碎片「示眾」,公開展覽,促使免疫系統中另一些「免疫軍士」(分別叫B和T淋巴細胞)認清楚。B再會「度身訂造」出一類叫「抗體」的武器,藉之將餘下來尚在到處走動的抗原殲滅。但如果抗原能「避難」,先一步遁入一些細胞體內,B鞭長莫及,就會輪到T出手。這次用上的是焦土政策,把感染了的細胞「賜死」,玉石俱焚在所不惜。

作為侵略者,「抗原」主要包括細菌、病毒,例如現今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至於它們那個「遁入細胞體內」的動作,可不會是為了避難,而是精心策劃的,有其特殊目的。原來,病毒沒有複製自己的能力。它們須主動走進宿主體內的細胞中,利用後者的設備將本身倍增。倍增之後,有利有弊。一方面,數量多了,當然聲勢得以浩大,但同時間,也變得更矚目,惹起免疫系統進一步的「抗戰」。各淋巴細胞在取得寶貴作戰經驗後,逐漸對病毒發展出更蓬勃的抗力,令上述的「抗體製作」更為得心應手。同時,免疫系統能將經歷化作「免疫記憶」。憑此記憶,在下一次感染同一種病毒時,能更迅速地施展同樣甚至更強的抵抗力。

身體當然不歡迎病毒入侵,但站在「被攻擊」的立場來說,若有一小隊病毒走進來,給它的免疫系統「餵招」,適可而止,未嘗不是好事。科學家於是想到利用免疫細胞這方面的能力,編導一些「似是而非」的「外來侵略」事件,像是替軍士們在太平時期預先做戰鬥的演習,以增強其作戰反應及能力。具體的做法是製造出一些「疫苗」,將其「種」入身體內,給身體「試招」。問題是,疫苗的猛烈程度須恰到好處,不可以過火,否則,若身體一下子應付不來,弊多利少。

造出來疫苗的強度,會是一個重要考慮。一般用上者乃是虛有其表的。藥廠把一些身體殘缺的病菌製成疫苗,可以挑起免疫系統的警覺,但不至於「玩大了」,到頭來弄巧成拙。以新型冠狀病毒而言,該怎麼樣做疫苗,才會是最理想?這就要說到它身上的「尖刺」構造。下一篇續談。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