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25日

潘天惠 訪談錄

輔導專家講青少年打機成癮問題 廖暉清:需要輔導的更多是父及母

最近一則內地新聞,聽起來駭人聽聞。有一個沉迷打機的男人,回家後只顧進入遊戲世界,連初生BB在家中被嘔吐物嗆到窒息致死也毫不知情,而太太當時因受驚過度而暈倒,送院後因體內大量出血亦搶救無效。贏一鋪機,輸了個家,值得嗎?原來很多人都義無反顧。

「打機成癮是表徵,當中通常存在深層次問題,有個男生自小受到校園欺凌,但母親懵然不知,兩母子缺乏溝通,兒子唯有在遊戲世界找到支持和慰藉。」突破輔導中心經理廖暉清(Carmen)強調,青少年在遊戲中不能自拔,需要輔導的更多是父母。

現代人普遍「機」不離手,突破機構自去年起率先展開「當子女機不離手」家長教育計劃,協助家長應對電子奶嘴的生活難題,本月更舉行網上研討活動,設計家長工作坊,邀請年輕人教家長打機,集不同專業人士深入探討該議題,期望為人父母能夠從中發現危中有機。

「我們的輔導對象是11歲至30歲,18歲以下人士需要與父母一同上來面談,大部分個案是主動求助,部分由學校和教會轉介,好處是不似政府部門,需要醫生開轉介信。」在一個小小的房間,擺滿毛公仔,舒適的沙發,令人感到安心自在,暢所欲言,這就是廖暉清日常與輔導對象見面的地方。

沉迷背後原因

就算戴上厚厚的口罩,她身上也散發出一種「破罩而出」的和藹可親,自言「做不到惡人」,能與任何年紀、背景的人談天說地,本身是理工大學職業治療學士、南澳大學輔導學碩士和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碩士,加入突破剛好10個年頭。

「今時今日,網絡世界不斷發展,我們已經無法不機不離手,剛巧青少年踏入反叛期,需要建立個人形象和社交圈子,也試圖擺脫父母的約束,要放下手機就更加困難。」簡單而言,避免子女網絡沉溺,首要訂立協議,其次是先情後理,家長需要學習同理心,同時盡可能減少對網絡的恐懼,她解釋道:「科技總是有利有弊,疫情底下,更容易沉迷打機,但也要明白青少年現在也要透過電腦或手機上堂、做功課。」

「我們是想擴闊家長的視野,打機除了娛樂之外,也可以成為職業,不要只看到壞的一面,而且,人人對於『沉迷』的定義不一樣,有人覺得打半小時好有問題,有人認為打3小時都無問題,大前提是有沒有影響學業?雙方都需要客觀數字才能理性討論。」假如仔女揚言要做職業電競手,廖暉清建議家長要了解是否純粹找藉口,更要讓孩子明白工作和娛樂不可混為一談,要做職業,就要準備每日操練7至8小時。

「最近有個案是一個17歲的男生,只會在沖涼和睡覺時放下手機,最多3日不出街,每一餐都要叫10次才停手,連去洗手間都要手機陪伴,廢寢忘食。」她收到母親的求助電話後,趁此契機敲開了母子之間幾乎封了塵的溝通大門,「兒子個性直接,表達能力較弱,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小時候已在學校被欺凌,但母親殊不知情。」

不少母親經常說:「生仔唔知仔心肝咩?」人心隔肚皮,原來不知,就是不知。

「兒子讀書唔叻,在現實世界建立不到朋輩關係,唯有在遊戲世界找到成功感,能與台灣、中國、馬來西亞機友無所不談,訴說生活中的不快,換轉是你,入去後也捨不得走。」媽媽起初也怪責兒子,為何不把欺凌事件告訴她,但兒子比她想像中生性,廖暉清溫柔地說:「老公經常不在身邊,媽媽經常哭訴,以致兒子不想母親百上加斤,煩上加煩,才會慢慢收埋自己,而母親同樣要看精神科,既有焦慮,也有抑鬱。 」

經過兩個多月後,兒子看來釋放到心中怒氣,沒有再像以前在家中大聲叫囂,她坦言:「我們沒有萬靈丹,過程中最重要是雙方互相剖白心聲,同時也會向對方說對不起,願意上來見面,說明雙方都是關愛對方,只是不懂用什麼方法去愛。」

天生媽媽氣質

可憐天下父母心,12月份的研討會反應出乎意料地熱烈,事後多達150名家長報名參與1月份的同類活動,她手上的個案最長花了5年時間跟進,少一點心力都很難做好這份工,「有時候,隨着子女年紀增長,慢慢會有改變,中二三是最容易沉迷的階段,中四五開始會慢慢把專注力放回學業,但有些家長會特別操心,導致家庭氣氛持續緊張,影響更加深遠。」

廖暉清是基督教徒,相信冥冥中的主宰,訪問中回首往事,連環叫了三聲「噢、噢、噢」。

「為何會讀職業治療?你一問(我就想起),中五會考後,有同學在機舖打通宵,打到腦中風入院,昏迷了足足兩星期,我去探他,第一次去醫院覺得有種親切感,哈哈!」她由中四開始讀會計,直至中六,此後發覺自己喜歡對人多過對數,決心中途轉型,大學時第一選項是職業治療,第二是社工。

「我想報護士,但沒有理科底,當然讀不到,剛巧哥哥已升上理工,從師兄師姐口中知道職業治療是什麼一回事。」未婚的她由實習到剛畢業都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精神科,自覺很容易connect到其他人,還以為一輩子會留在醫院,「有病人問我是否育有一子一女,我忍俊不禁,當時我才22歲!或許,我天生是有媽媽氣質,哈哈!」

小時候住劏房

職業治療師在醫院是需要定期調動到不同分科,當她在兩年後轉到骨科,每天日夜無間做,面對超過50個案,連同事都覺得她判若兩人,她也開始嘗試找回初心。「醫院待遇比外面好,轉工是想挑戰自己,原本我可以留在亞洲第一間香港進食失調中心,成為亞洲第一個治療師,但有返工、無放工的生活,令我停一停、想一想。」

道不同不相為謀,廖暉清於是加入了基督教組織拉法團契( Rapha Fellowship),宗旨同為服務患有進食失調的朋友,10載後才重返母校理工進行學生輔導,過了5年卻忽然感到惘然,遂全職進修神學,「在拉法團契的經歷,我親眼見證到神的威力,一度想在畢業之後做傳道人或院牧,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

陰錯陽差,她在報紙見到突破的招聘廣告,認為與拉法團契一樣是藉基督精神做輔導,雙方一拍即合。又過了另一個10年,她推出了與人合著的作品,包括《火柴人日記之抉擇人生路》、《無朋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更設計出《火柴人驚怒哀樂遊戲咭》,玩法似UNO,希望更多人借助遊戲打開心扉,與身邊人盡訴心中情。

她來自基層家庭,小時候一家四口屈在只有幾十呎的劏房,喜歡唱歌和游泳,中學畢業於觀塘官立中學,「坦誠說,升中時第一選擇是伊利沙伯,收到結果後馬上哭成淚人,但回頭再想,與成長背景接近的同學仔一起成長,我覺得童年很愉快。」

廖暉清說着說着,又發出三聲「呀、呀、呀」。

「我覺得自己都有母親的影子,她是溫柔慈祥,對我同哥哥帶住無條件的愛,兼且從不偏心,更堅持餵人奶。」

千里姻緣一線牽,父母是印尼華僑,經歷了排華和文革,卻在內地邂逅結婚,「母親留在大陸會是數學老師,但她不惜由白領變藍領,來港後到工廠上班,可說是能屈能伸,兩個人不約而同經歷了時代動盪,她給我的愛,我把這份愛分享給更多的人。」

輔導雖然是一份工,但能夠一直做下去,究竟是愛還是責任?當然是愛呀!

撰文:潘天惠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