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1日

天峯醫生 醫者之言

醫院的Smart新常態

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雖然接近尾聲,不少專家預言準會有第四波,着大家仍然不能鬆懈。政府和醫管局自然更加不能怠慢,在檢測數目、社區隔離,以及輕症治療等各範疇已經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和提升能力的空間。不過,各急症醫院的一些隔離設施確實較為老舊,醫管局不少醫院都曾出現負氣壓病房房內氣壓不穩定的情況,尚幸未曾出現因此而產生病房疫情爆發的情況。

雖說尚幸,但實際上醫院和病房早已有一套應對負氣壓不穩的方案,大前提當然是避免或減少病毒傳播風險。首先,要確保所有醫護人員和病人均已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也包括停止一切高危活動,如停止所有有機會產生飛沫的治療程序,包括高流量氧氣治療、抽痰等,以及保持所有相應房門關閉,並減少人員或病人走動。如果預計系統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回復正常,才會因應不同病人的不同臨床情況,安排轉送其他負壓或合適的病房。

不過,絕大部分負壓不穩定的情況都是很短暫的,甚至有些情況只是讀數跌出標準範圍之外,卻未有真正出現「失壓」的狀況,所以病毒會從病房內「洩漏」的機會近乎零。只是基於大眾的關注,醫管局差不多每一次關於負壓房問題的事故都會公布。

至於壓力不穩的原因,很多時是因為抽風系統出現問題,通常與老化有關。不過抽風系統一般有後備風扇,新式設計會自動轉換,即只要偵察到本來運作中的風扇未能如常運作,後備風扇便會自動運作。但舊式設計可能需要人手切換,甚至未必能夠在控制室進行,而要去到某個地方才能切換,這些人手程序便需要額外時間,以致負壓病房在一段時間內未能維持一定的負壓水平。

除了因為抽風系統出毛病之外,另外一個頗常見導致壓力不穩的原因是消防系統誤鳴所致。可能也因為老化、潮濕或任何其他原因觸動了消防系統,抽風系統會自動停止,原意是為了不讓濃煙擴散,但同時影響到負壓病房的正常運作。

由此可見,無論負壓系統,抑或消防系統,除了本身的運作部分之外,要如期發揮效用,感應部分亦不能有失。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器官或者肢體要運作得正常或暢順,都得靠我們的精確感官。

更新系統

除卻我們的眼見、耳聞、鼻嗅、舌味之外,我們整個身體皮膚都擁有感覺細胞和神經,好讓身體任何一處給觸碰或受傷,我們都會立即知悉,從而作出相應的反應或動作。我們的關節都有很多感受位置的神經系統,令到我們感應到地面的凹凸不平,從而快速調節不同的關節角度,好讓我們不會扭傷或摔倒。甚至我們的腎臟,也會探測到血液內不同電解質的份量,從而調節過濾或吸收不同電解質和水份的份量,以維持我們血液的水和電解質的濃度。

過往許多生活產品,都是比較靠人為手動,或是比較單向靠被輸入的指令進行操作。簡單如大門,要靠手推才能打開,冷氣機也要靠人手調節風速和冷凍量。到了自動化的年代,就開始多了感應裝置,門口如果感應到有人接近,便會自動打開。冷氣機也可以靠預先設定的溫度作自動開關和保持恒溫。某程度上,前面提及的負壓系統和消防系統,也是自動化的例子,就如我們身體自主系統一樣,會因應感應而自我開關或調節。

若果感官或感應出了問題,整個自動操作系統不但會形同虛設,甚至可以弄巧反拙。而感官感應的重點所在,就是資訊,而且資訊需要及時和準確。

現今世代,資訊接收早已不成問題,各類感應設備或收集數據系統都琳琅滿目,問題反而是如何將芸芸訊息迅速換成實時而且有用的指令,使系統能夠瞬間作出相對應而精準的調整,這個正正就是5G的意義所在。

不少人認為第五代流動通訊技術只是4G系統的進化版,傳送速度更快而已。然而,5G的效能特性,除了高速傳輸資料之外,還包括減少延遲及超大系統流通容量。這些特性令到行動通訊的效能被帶上另一個層次。此外,5G能夠同時大規模將數以千計的裝置連接,令流動通訊除了個人通訊以外,無論在商業上或工業上,甚至軍事上,都帶來無盡可能。

就如前文提及,要將芸芸訊息(大數據)即時採集、即時分析,並根據分析採取合適的行動,傳輸速度快、延誤時間短、多連結性的5G正滿足要求。除了令系統能夠瞬間作出相對應而精準的調整,更能夠對同時間同地點的不同用家作出完全個人化的反應,就像我們身體的神經系統,把所有感知的訊息送到大腦作即時分析,並指令身體不同部位立即配合並作出相對應的行動;也像在智慧城市裏的不同交通工具獲得系統協調,不但交通流轉更流暢,交通意外的機率也會變成零。

試想,如果醫院能夠有這麼的一個系統,病人甫進入醫院門口,偵測系統已經知道病人身份。只要病人在自己的手機一按,要去的醫院部門就在手機出現,院內的導引系統便會帶病人去到目的地,病人資料亦準時出現在部門櫃枱的電腦系統,亦會自動引領病人做所需的檢查。經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後,檢查報告不消一刻就出現在主診醫生的個人裝置,並立即提示醫生會見病人的時間和地點,資訊同時出現在病人的手機,並再帶引病人前往面見醫生。見完醫生後,覆診日期自動輸入病人手機,並會在日後適時提示病人,藥物也會循自動化途徑送到病人家中,還會在病人手機提醒服藥時間,以及提供藥物資訊,甚至連繫病人自身的流動監測儀器,以監察其身體狀況,再實時將數據輸入醫院的數據庫,以待日後分析或覆診時應用,也可以在病人指數出現不尋常或危急情況時,即使啟動醫院的應變系統,以最短時間內安排急救和送院。

這些看似電影情節的描述,在5G的發展下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一切已經變成指日可待,只待逐步在新建或翻新的醫院更新系統便能夠做到真正全面的IoT。

另外,由於4G網絡經常出現停滯和遠程控制延遲明顯的問題,遙距手術並不可靠。然而,透過5G延遲短的特性(少於一毫秒),即使是處於3000公里之外,透過5G網絡遙控手術機械臂,手術也能近乎實時般操作。當然,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遙控手術不算很實用,但在其他幅員較廣的國家或地區,尤其在偏遠貧窮地方,就能透過網絡受惠千里之外的專家。

5G系統

事實上,前面提及的大部分服務很多已經實現了,或是即將推出。在疫情下,香港有些公立醫院已進行視像診症、視像治療班等,也有與院舍進行視像會診和探訪。也有已經配置了5G系統的醫院,手術室外的主管醫生可以透過視像即時指導手術室內的醫生進行手術。醫院正在走進智能新常態。

所以,將來醫院的負壓系統也必會加入smart的元素,不單可減少因誤鳴警報而不必要地影響負壓運作,也可因應病人不同需要調整負壓參數,並自動應對個別組件故障的情況,以確保負壓維持穩定。

自然,科技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網絡安全已經是全球熱門話題,還有在網絡上或者人工智能分析所產生的誤診甚至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問題,就像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交通意外般,也會引發爭議。

筆者認為,無論科技如何發達,背後還得仍然要有人的情味,尤其醫療服務。想沒有幾多人願意乘搭一架沒有飛機師的無人駕駛飛機,也沒有幾多人願意接受一個不包含醫護人員的全自動醫療系統。

科技令我們可以遠程聯繫,我們自己也得樂於咫尺關懷。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Smart元素抗疫情,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