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15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梵高的《一雙鞋》

世人熟悉的梵高作品,大多是他晚年的《星夜》、《向日葵》等等。梵高早年畫了不少反映農民生活窮苦的寫實畫,例如《吃馬鈴薯的人》,並曾在1885年於巴黎展出。可惜全無知音。1886年3月,梵高前往巴黎,畫了一系列鞋子靜物畫。其中《一雙鞋》(A Pair of Shoes)竟罕有地在哲學史上留名。

1927年,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出版《存有與時間》,在歐洲哲學界聲名鵲起。1930年,他在阿姆斯特丹看到梵高這幅畫,並在《藝術作品的本源》(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文中,以罕有的「文藝」筆法,闡述此畫如何藉着揭露一雙日常工具的鞋子之「所是」(that which is),「轉向」為一件藝術作品:「勞動者沉重的步伐,從這雙鞋子磨損的內部暗黑的鞋口中凝視着外界。乾硬、沉重的鞋子,累積了她長久以來在寒風呼嘯的田野裏,一步一艱辛的行穩致遠。鞋子的皮革黏滿潮濕而肥沃的泥土。在暮色四合的黃昏,鞋底孤獨的擦過田壟小徑。這雙鞋子迴響着大地無聲的召喚、正在成熟的穀物沉默的獻禮,以及寒冬肅殺的荒蕪田野那沒有解釋的自我拒絕(unexplained self至refusal)。」典型的海德格文風:晦澀難明。

成哲學問題

文中用了「她」字,因海德格以為畫中鞋子的主人是個農婦。後來, 藝術史家夏皮羅(Meyer Schapiro)考據得知,這是梵高在巴黎跳蚤市場買的一雙破舊鞋,因為不合穿,便用以臨摹作靜物畫。鞋子是否農婦之物?無從稽考,夏皮羅則肯定畫中鞋不是女鞋而是男鞋,此畫所呈現的不是海德格所說那樣,而是梵高窮愁潦倒、身無長物的人生。後來,法國哲學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加入「戰團」,反對海德格和夏皮羅對此畫的詮釋。他的詮釋不是三言兩語可說清楚的,恕不簡述。

感謝海德格和德里達,這雙破舊鞋已成為現代藝術史上最著名的鞋。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